而除了這架飛機之外,現場還有國內出口到中東的各種武器裝備。
透過分析這些裝備,眾人也能窺測到未來的武器走向。
只不過,當看到七點六二毫米武器重新列裝之後。
那些一直堅持小口徑步槍的研發人員,此時此刻卻是一頭霧水。
“還不明白嗎?五點五六口徑的槍,肯定不能滿足未來的戰爭需求。
只有七點六二這種大口徑的武器,才有可能對敵人形成有效殺傷。
雖然五點五六的子彈重量輕,可攜帶量大,但是如果不能對敵人形成有效殺傷,這種口徑的武器又有什麼用呢?
即便士兵少攜帶一些,可是隻要能夠有效的打擊敵人,七點六二口徑的武器裝備,至少能夠讓別人龜縮在防守陣地之後不敢露頭。
看看這些單兵防彈衣,剛剛我們已經經過詳細的測試,五點五六口徑的槍的確有些勉強。
如果現在做出改變的話,至少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相信未來的研發人員們不會罔顧事實,不會假裝看不到戰場的實際需求。既然未來做出了巨大改變,我們現在就應該順應,而不是在想其他的辦法。”看著最新式的裝備,雖然有些人心裡不甘,但是所有的裝備必須要為戰場的實際作用負責,如果一旦裝備無法在戰場上取得理想的效果,那麼這種裝備裝備的越多,起到的作用卻反而會形成拖累。
現代戰爭,對於人員的傷亡越來越看重。
無論是事情的影響,還是兵源的減少,尤其是全球少子化現象普遍存在於各個國家。
人們對於單兵的保護也是越來越走向極端。
絕大多數國家,都會給單兵正面配備防彈衣之外,還會增加一塊額外的防彈板。
甚至一些土豪,還會給士兵全方位的增加防彈裝甲。
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傷亡,在減少傷亡的同時,也能夠儲存幾方計程車氣。
如果一個戰鬥小組,連續的出現人員傷亡,這會大大影響其他人的心裡。
一旦士氣低落甚至潰散,這絕對是任何指揮員都不想看到的事情。
如果士兵的保護裝甲越來越厚,很顯然五點五六的裝備就會顯得疲軟了一些。
只有那些大口徑的傢伙,才會讓那些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感到恐懼。
只有有效的打擊敵人,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進攻放在任何時期任何年代,都是最有效的防守策略。
只有依靠火力把敵人壓制的不敢露頭,只有敵人不敢開火的狀態下,才能保證己方人員不遭受槍林彈雨的危險。
相比這些武器裝備,對於新材料的誕生,則讓很多研發人員興奮不已。
在眼下的國內,很多高科技新材料受之於人。
如果能夠消化吸收眼前的這些未來科技,則立馬能夠實現所謂的彎道超車。
把眼下所有的國外同行踩在腳下,讓他們那些耀武揚威的人再也不敢趾高氣揚的嘲笑我們。
如今,製造這些新材料的所有步驟,甚至還有一定數量的製造裝置,以及完整的詳細資料全部整整齊齊擺放在面前。
在如此之多的資料以及製造裝置的加持之下,如果不能完整的消化吸收這些知識,這隻能說明眼下的科學家非常的愚鈍。
然而,在某一個破解小組正在研究剛送來的物品時。
有人卻看著面前的一篇論文感慨不已。
“我操,這他媽竟然是我寫的!”這名研發人員無論如何都沒想到,今時今日坐在這裡破解的未來科技,竟然出自自己之手。
看這論文的發表時間,以及這些資料的詳細資訊,這應該是二零一八年的科技突破。
沒想到,在二零零三年,自己卻要親手完成對於自己的突破。
其他人聽到這句髒話之後,大家並沒有覺得意外,因為類似的現象早已經不止一次。
能夠在未來擁有技術突破的大牛,至少在眼下的年代也屬於行業內的青年才俊,甚至有些人已經是核心研發人員。
畢竟,並不是所有的未來突破,都是在青年人或者中年人的手上。
有些人已進入暮年,但是卻在行業內有了重大的貢獻。
而此時,剛好是這些人在行業內挑大樑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