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夜之間,當這些抵押的電腦變成一堆電子垃圾的時候。
銀行內部也會形成一陣恐慌,他們勢必會趕緊追繳貸款。
因為這些電腦一旦變成被淘汰的物品後,曾經價值八千元的東西,恐怕一千元都很難再賣出去。
資產的嚴重縮水,意味著資不抵債。
一旦柳老闆無法償還這些貸款,就意味著銀行背上了一筆承重的不良貸款。
到時候,面對這麼大一筆不良貸款,終需要有人去承擔責任。
當初是誰在審批,當初是誰在簽字?
而為了讓銀行的損失降到最低,這些銀行家一定會拼了命的讓柳老闆還債。
到了那一天
,這家公司除了破產沒有第二條路。
此時此刻,這家公司在蘇安的眼中已經是一艘快要沉沒的破船。
不過在它沉沒之前,蘇安還是想要從他身上敲一筆竹槓。
即便不能敲竹槓,蘇安也會把這些網咖打包賣給柳老闆。
這些網咖註定了不會有好下場,尤其是那些貸款購買電腦的網咖老闆們。
蘇安把整個網咖行業打包賣給柳老闆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讓柳老闆去背這個黑鍋。
如果這些網咖的合同還在小黃人網路身上,那麼蘇安推出新式系統之時,在道德的層面上多少有些站不住腳。
到時候,只要這些網咖全部歸於柳老闆的旗下。
這些網咖有任何的虧損,他們也沒有任何的道德立場去指責自己。
再怎麼說,小黃人網路利用那麼多網咖搭建了一個廣告生態系統。
如今利用完了這些人,轉手直接推出新系統,徹底讓這些網咖走入絕境。
只要雙方沒了合作關係,蘇安的心中就沒有了負擔。
柳老闆本來就打算在網咖行業加大投資,如今聽到蘇安想要賣掉網咖業務,那當然是異常的興奮,並且馬上表示有意收購。
僅僅十幾分鍾而已,雙方就敲定了這筆買賣。
最終,小黃人網路所掌握的網咖業務,以二十億人民幣的價格打包賣給了柳老闆所掌握的想聯科技。
雙方達成合作之後僅僅一週的時間,就完成了業務上的交割。
此時,雖然所有的網咖還在使用小黃人網咖管理軟體。
可是,這些網咖的後臺資料,已經全部移交給了柳老闆。
而全國各地的網咖老闆們,也都在全國推送的訊息中,知道了這次交易的完成。
之前跟小黃人網路簽訂合約時承諾的好處,以後將由柳老闆的公司予以發放。
而隨著柳老闆掌握全國二十幾萬家網咖之後,許許多多的廣告商開始登門謀求合作。
而這些廣告商的登門求合作,讓柳老闆覺得這筆生意非常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