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看著那連人走都費勁的路,一麻袋一麻袋的把莊稼背到家裡去。
有騾馬的人家還好一些,能夠大幅度減少人的負擔。
可是,長時間讓騾馬走這樣的爛路,也有馬失前蹄導致骨折的悲劇發生。
正是因為這樣的悲劇發生,接下來會上演更加諷刺的一幕。
騾子,馬,驢,被統稱為牲口。
連騾馬牲口都沒辦法走的路,人卻要揹著100多斤的糧食一點點走回去。
這就是山區農民的辛勞與無奈。
在舊社會,有的年月中,,這些牲口遠比人都值錢。
一匹馬換個伺候人的丫頭,地主家甚至都覺得虧了。
雖然現在不是舊社會,可是飼養騾馬的人家,也不想冒著巨大的風險,讓自己的這些騾馬有任何的損傷。
對於這些人家來說,這是他們家庭之中最大的財產。
人辛苦一些沒什麼,這些騾馬萬萬不能出任何的差池。
這可是一家人的生計,還指望著這些騾馬拉車幫人送貨,趕集去掙點小錢。
“這條路花多少錢,都由我來出。
王大爺就負責在村裡面召集人手,買賣物資。
各家各戶,都出個人幫忙幹活。
要是有些家庭出不了勞動力,或者有些需要砌山牆,壘防護坡,我們就從外面僱一些人回來。
工資待遇就按現在的市場價的兩倍給他們發,畢竟這些人可都是老手藝人,他們值這個價錢。
當然了,要是咱們村有這樣的手藝人,也可以來掙這份錢。
前提是,掙這份錢的人,可不能算在每家每戶應該的‘出工’名單中。
如果想要掙這份錢,家裡面就應該再出一個人。
所有的水泥,鋼筋,石料,沙子,我們都要最好的。
爭取這一次的修路,至少保證咱們村50年不在為路發愁。
還有,眼看再過些天就要入冬了。
為了趕進度,也可以從其他村子招募一些人手,加快我們的施工進度。
工資就按照包工隊的大工支付。
除此之外,所有參與工程的人,咱們都管吃管住。
畢竟外村的人,每天起早貪黑在路上也浪費時間。
我們必須要趕在上凍之前,把這些水泥路全部鋪設完畢,進入養護期。
要是進入上凍期,這些水泥路修出來就很難保證質量。”蘇安之所以要卡工期,是因為村裡面以前修路時有過這樣的教訓。
其實,有一種水泥完全可以應付冬天的環境。
只不過,這種水泥很貴。
而且,提供水泥的人也不願意給這種標號很高的資源。
這裡面到底有沒有一些不乾淨的東西,蘇安現在沒空去想,不過既然自己要主導修路,那就爭取在上凍之前把所有的水泥鋪設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