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蘇安的老爸,也正是這個時候去了京城,幹上了搬家公司的工作。
外出務工潮出現之後,每次過年時,每當人們聚集在村口閒聊時。
大家總會問到一個問題:“今年在外面發大財了嗎?”
雖然村民們都清楚,大家都是外出務工的工人,根本不會有所謂的發大財這樣的機會。
每年年底能夠按時拿到一整年的工資,對於外出務工的村民們來說,這就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而且對大家來說,外出務工兩個月的收入,頂得上在家裡種一整年的地。
只不過,這種詢問多了之後,慢慢的就形成了口頭禪一樣的問候語。
例如,見到人之後總會問上一句:“你吃了嗎?”
可今天這句話的含義明顯有別於以往,因為村子裡面都已經傳遍。
蘇家出了一位‘文化人’。
這位文化人能夠賣自己寫的歌詞,能夠賣自己做的曲譜。
而且在村子裡廣為流傳的版本,最少也是100萬起步。
甚至誇張一點的版本,直接跳到了五六百萬。
雖然這樣的傳言,被添油加醋的有些勐。
可是核心的內容,大家還是能夠清楚的感知到,蘇家的孩子發大財了。
如今,傳言中掙大錢的那個人就在自己眼前。
這個時候可要好好的問上一問。
無論是滿足這段時間的吃瓜獵奇,還是想要實事求是的確認一下,到底掙了多少!
在這一刻,如果蘇安不能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他今天可沒那麼輕鬆的離開小賣部。
“什麼發大財?就是被人賞識,瞎貓碰到死耗子而已。”蘇安看著所有人投來的目光,趕緊笑呵呵的回應道。
這一刻,蘇安笑不出來。
可如果板著臉的話,大家會認為這小子發了財,開始眼高於頂看不起他們這些人了。
這個時候,蘇安必須要讓所有人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隨和親切,現在的自己跟以往並沒有任何兩樣。
果然,蘇安笑呵呵的回應這一句話獲得了大家的好感。
“別走別走!跟玉華姨說說,你到底掙了多少錢?
咱們村裡現在都在傳你掙了大錢,甚至有人說你掙了五六百萬。
說說,你到底掙了多少錢?”玉華姨原本正在看別人玩撲克,只不過聽到蘇安來了之後,可沒有半點心思再關注別人這一局到底吃了多少分?
如此直截了當的問人到底掙了多少錢?這事要放在大城市,一定會被人扣上沒教養沒素質的帽子。
別人的隱私,你怎麼好意思打聽呢?
可是這裡並不是大城市,也不是爾虞我詐的辦公室。
更不是簽署了保密協議,不得過問同事薪水收入的大公司。
這裡就是村口大爺大媽,以及村民們消遣娛樂的地方。
在這裡,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以迅速傳遍整個村落。
誰家有一丁點的事情,例如老王又跟他媳婦打架了。
也會瞬間被所有人談論在嘴邊。
說這裡是輿論中心,也不算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