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親戚們都在傳說,說蘇安在京城發了大財。
從小不顯山不露水,可是去了京城之後竟然變成了會寫歌的人才。
一出手,就賣了上百萬。
這種傳說,在蘇家已經有好幾個版本。
甚至蘇洛本人,也問過一同前往京城的張路。
從張路的口中得知,自己這位弟弟掙到的錢遠遠不止一百萬。
如果放在以前,自然不會重視這位弟弟。
可現在卻不同,蘇洛希望蘇安明天能夠跟他們一起去接親。
接親這種事,有幾個出類拔萃的年輕後輩,顯得熱鬧一點不說,還能夠讓孃家人感覺到重視。
蘇安的父母沒有猶豫,沒有跟兒子商量便直接答應了下來。
“你放心吧!明天后廚這塊兒,保證不會出任何的差錯。
都是咱們親戚們在掌勺,無論如何都不會掉鏈子。”蘇安的老媽並不介意去後廚幫忙,相反還格外的高興。
畢竟是親戚家的事情,別人能夠找上門,說明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如果親戚家辦婚禮,任何事情都不尋找你幫忙,說明在親戚的眼中你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雖然這條理論,從來不會當著人們的面去討論。
但是,無需討論也能夠證明他的貨真價實。
如果連親戚都不找你幫忙,除非有任何不方便之處,例如殘疾,生病,或者守孝。
正常情況下,除非是人品口碑早已稀碎,或者在大家眼中一無是處,連最基本的上菜都做不好。
只有這兩種人,親戚們才不會前來通知幫忙,頂多也就是前來告知參加婚禮。
沒過多久,當蘇安回來的時候,聽到這則訊息時,只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
“看來,睡懶覺的機會被剝奪。”蘇安有些無奈。
不過,好在這過門媳婦的孃家人就在縣城,並不是縣裡的一個自然村,不需要一大清早就開始奔波。
蘇安回來之後沒多久,院外突然間有停車的聲音。
“是陳文潔她爸的車?”張路一眼就認出了那牌照。
果然,陳文潔一家人提著一些禮物,走進了院子裡。
“蘇安…”進到院子,陳文潔有些不安的喊了一聲蘇安的名字。
要是蘇安沒在家,單獨面對蘇安的父母,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剛才就應該先打個電話,而不是剛剛回家沒多久,便馬上過來登門寫欠條。
“小潔啊!快快快,趕緊來屋裡坐。”蘇安的母親趕緊招待陳文潔一家人。
“快去給大家倒杯水…”招待的時候,還不忘指揮蘇安去幹活。
“不用忙活,我們也不渴。蘇安快坐下,做阿姨這邊。”陳文潔的老媽,主動把蘇安拉到自己身邊坐下。
自己的女兒態度堅決,而且現在的蘇安也即非昔比,雖說自己的表現有些見錢眼開的意思。
可誰希望自己家的女兒嫁給一個窮小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