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吉去治理洪水已經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總算是將地方的洪水治理妥當了。
這裡的老百姓都十分的愛戴李堯吉,聽說他要走了,便站成了長長的兩行,順著街道來送別他。
他坐在馬車上,向著外面望去,一片人山人海,心中十分的得意。。
如此意氣風發地回到朝廷之中。
聽聞李堯吉要回來,太監總管及時的將此事稟告給了墨彥昭。
“李大人已將洪水治理妥當,現在他正等在宮外要向您覆命。”
李堯吉回來了?墨彥昭放下了手中的毛筆。
想了想,又對太監總管說道:“先讓他進來吧。”
太監總管便匆匆下去,親自將李堯吉引進殿來。
只見李堯吉穿著紅色的官服,挺直了腰板,大步流星的走上前來。
見了墨彥昭,跪地行大拜之禮。
“參見皇上,李堯吉幸不辱命!”
墨彥昭點頭,親自將李堯吉扶起,“跟朕說說,你此番前去,洪水治理得如何,可有遇到難處?”
李堯吉心中得意,但在墨彥昭面前不敢託大造次。
“臣蒙皇上信任,此次前去治理洪水解決洪災,十分順利,並無什麼難處。受災的群眾,我已經安排好了去處,並讓他們儘快建起屋子,可以正常生活。”
“受災不嚴重的便讓他們繼續生產,以便儘快恢復地方貿易。”
李堯吉為人老練,墨彥昭自然是放心,便連連點頭讚賞道:“非常好。”
“等到明日早朝,朕便好好的獎賞你。”墨彥昭為洪災困苦已久,此次李堯吉治災有功,自是要論功行賞的。
李堯吉聽了心中一喜,忙又跪拜下去,“多謝皇上抬愛!”
第二日,早朝。
莊嚴的龍椅上,墨彥昭正襟危坐,待到議事結束,唸到李堯吉的名字。
之間李堯吉神色端方,從一眾大臣中站出來,朝著高高在上的墨彥昭跪拜,等待接令。
大臣們的目光紛紛投注到他的身上。
“這一次南方洪災形勢嚴峻,多方百姓流離失所,實為我朝當朝重患。李愛卿此番前去治災,處理得當,民心所向,解決了朕的心頭憂患,念你治災有功,可堪中用,現命你為中書省侍郎,即日當值。”
李堯吉聽罷激動不已,叩首謝恩。
身後一眾大臣神色各有千秋。
很多人都知道李堯吉可是衛相的人,他當上了中書省的侍郎,那衛相豈不是如虎添翼。
此種擔心不可宣之於口,只得默默吞嚥。
早朝結束之後,李堯吉趕忙湊到衛相身邊。
衛相在朝中得添一員猛將,自是爽快,他爽朗大笑。
“你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此次南方洪災治理有功,老夫還沒有恭賀你升遷之喜!”
“下官能夠有今日,那也是全靠為衛相的提拔,如果不是因為您,我也不能夠攀登高位,您是下官的再生父母,下官以後一定為您肝腦塗地。”李堯吉在衛相面前可謂是將姿態放得極低。
這李堯吉算是個識趣的。衛相滿意的點點頭。
李堯吉跟隨衛相回到府上,一路上極盡吹捧之能事,直教衛相心情舒泰。
“現在你已經是中書省的侍郎了,權力大增,但亦不可放鬆警惕,該是要更加警醒,畢竟還有如此多雙眼睛在盯著你。”
李堯吉的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這一點自己自然是清楚的。
自己步步為營,早已認準了衛相為自己的靠山,便不能輕易得遭人算計,以後在朝中為官,更要看清局勢,才算穩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