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那些銅器被打撈上來,香爐就有五件。很明顯,跟前面那座宣德爐是同一批次的。
“不是說這玩意很少的嗎?”劉立賢等人面面相覷。
這回,秦老都不知道怎麼解釋了。
誰能想到,一艘沉船打撈上來五件宣德爐?
要知道,在這之前,公認的宣德爐是一件都沒有。因此,鑑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
在秦老的請求下,楚文讓水下機器人幾乎是地毯式搜尋,將整艘沉船翻了一遍。
還真找到了一個鑲玉鎏金的盒子,看上去很高階。盒子是密封的,當開啟盒子,看到裡面的東西,秦老精神一震。
“這是國書。”秦老連聲說道。
有了這,沉船的秘密就呼之欲出了。
國書是一國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時,由國家元首致接受國元首的正式文書。
早在漢代之前,國書就出現了。漢代、隋朝等都有國書傳世下來。
有人可能會把國書和通關文牒搞錯。
通關文牒並不屬於國書,是古代透過關戌時拿的通行證,曾被稱為符、節、傳、過所、公驗、度牒、路證等,每到一國需加蓋該國印璽方可。從清末開始至今稱為護照,我們現在稱為出國護照。
秦老掀開那冊國書,發現儲存非常完好,上面的字跡很清晰。看了哪些內容,瞬間對沉船的身份瞭解透徹了。
原來,這是一艘派往琉球王國的使團船隻,錦衣衛鎮撫馬恭是護送的人。
船上的那些東西,自然都是宣德大帝贈送給琉球王的禮物。
不得不說,宣德皇帝大方。如果是朱元璋,可不會送這麼多禮物。曾經,朱元璋就訓斥過棒子的李氏王朝總是來收回禮。
這些附屬國年年有朝貢沒有錯,但棒子國能有什麼好東西?往往回禮比他們朝貢的要貴重。
這就讓老朱很不爽了。
他孃的!我作為一個大哥,要給小弟補貼?於是,老朱不允許李氏王朝的人年年來,還嚴格規定了回禮的規格。
沒錯!老朱其實是一個挺吝嗇的皇帝。對開國功臣都大方不起來,何況你們附屬國?
“這東西對國家很重要……”
沒等秦老說完,楚文就笑道:“拿去吧!我留在手上也沒什麼用。”
“盒子蠻貴重的,你自己留著,我就拿走這冊國書。”秦老很有分寸。
最後,粗略統計,這艘沉船打撈上來的寶物總價值超過3億人民幣。楚文當場宣佈,給每一位員工10萬獎勵。
整艘打撈船的人都沸騰了,包括醫務室的王慧等人。
要知道,10萬元獎金只是這一艘沉船的,下一艘另算。據他們所知,他們這次出來,一共要打撈五艘沉船呢!
他們跟著出海,不就是衝著高獎金來的嗎?
“秦老,我想聘請一位鑑定專家,您有好推薦嗎?”楚文私下問秦老。
拿了楚文這麼多好處,秦老更加上心,笑道:“我幫你問一下吧!要隨船出海的,比較辛苦,人不好找。”
稍微厲害一點,人家也不缺那點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