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道士夾著大長老洛陽,往前山走去,不須片刻,便到了一道大殿之前。這大殿氣象非凡,全木構造,遠遠望去好似隱藏在雲霧之中,殿前有一牌匾,上書三個篆字。
依稀辨認的出,乃是天師堂三個字。
中年道士匆匆走過大門,往西邊的煉丹房而去。這煉丹房之中有一三人高的巨大丹爐,丹爐呈現六角形狀,每一個尖角都被一條鐵鏈聯通著,拴在房頂。丹爐的頂部緊緊蓋著,鏤空之處嫋嫋青煙,在底部呈現橢圓形的大肚子,其上竟然有太極圖案。
地步有火光閃爍,似乎在煉著什麼。
中年道士一揮手將爐蓋開啟,然後將洛陽丟了進去,最後將蓋子蓋好。
“孫悟空從煉丹爐裡出來,便成了通天徹地的大英雄,洛陽,我希望你也能成為大英雄!”
此時,那中年道士沉默了片刻,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隨即他轉身離去,煉丹房的大門轟然關閉,只剩下丹爐的火光在閃耀著。
中年道士來到了大殿之上,大殿最前方掛著一副圖。這圖案畫的是一名道人盤坐在山崖旁邊凸出來的石塊上,背後有著寶光華輪,在他的面前,有兩名弟子,一名弟子在對那道人恭敬行禮,另一名弟子卻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而在他們上方不遠處,生長著一顆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
寥寥幾筆,竟然將此畫點綴的生動無比。
大殿之中除了畫前一條長案和一把太師椅,其餘空無一物。他揹負雙手,看著這幅畫,沉默了許久,直到外面來了一人。
“稟王天師,那女子,不見了。”
這人身穿天師袍,年紀極輕,他跪著向中年道士稟告。
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因為聽說王天師似乎已經性情大變。他乃是看守安子魚的一名天師,就在不久之前,那女子就忽然消失不見,此時是關鍵時期,任何一個變化都有可能導致失敗。
中年道士點點頭,沒有說話,揮了揮手。
青年卻不敢動,因為此時中年道士還沒開口。
中年道士愣了愣,隨即才說道:“通知天師堂全體出動,追殺王盼,他此刻應該在禁地,記住此次是生死勿論。”
青年面色變白了一些,道:“是。”
他領命下去,同時心中五味雜陳,不是滋味。
就在此時,三位天師從門外走了進來。這三人乃是金丹九轉,手中拿著日令,月杖,七星劍,正是圍殺黃大仙的三人。只不過現在的他們,顯得極為狼狽,各個都受了不小的輕傷,他們一見到中年道士,便是慚愧的低下了頭。
“王天師,我等任務失敗,甘願受罰。”
那手握日令之天師,拱手道。黃大仙實在太奇怪了,一身驚世雷法恍若天成,竟然從他們手中溜走。
中年道士此時看著那畫上的桃子,沒有說話,聽到日令之人開口,他才回頭。
隨即,他問了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你們說,當時祖師那兩個徒弟不隨他一同跳下山崖,以後還會不會有鶴鳴山飛昇之事?”中年道士問道。
原來這圖上,畫的是祖師張道陵於他大徒弟和二徒弟講道的故事。傳聞當年張道陵有兩個徒弟,大徒弟沉穩寡言,卻無人知道他的來歷,只知道他從生下來開始就跟著張道陵了。
而二徒弟,卻是十分有名。
這個二徒弟經過重重考驗之後才拜師成功,然後有一日張道陵在懸崖上說,他看見一顆桃子樹,但是前一晚上又有夢說他不能接近桃子樹,哪一位徒弟能幫他摘桃,他就傳道法給這個人。
可惜其他弟子沒有一個敢去懸崖上摘桃,反而是他的二徒弟,跳上去摘桃去了。
後來張道陵說他將跳崖而去,誰能與之同行。
只有他的大徒弟和二徒弟一同跟隨著跳下,然後才有了這幅崖下聽道圖,後來傳說張道陵與兩個徒弟在鶴鳴山白日飛昇。
只不過,張道陵轉世九次,成了王盼,這在玄門之中也是沒有公開的事實罷了。
真相究竟是怎樣,不得而知。
聞言三人面面相窺,那手握日令之人沉默了一下,才回答。
“祖師爺驚才絕豔,飛昇自然正常,他之二徒弟,天資聰慧,飛昇自然是沒有問題。只不過祖師之大徒弟,從來沒人聽說過此人,就連龍虎山內留下的記載都極為稀少,所以我不敢確定。”
聽到這話,那中年道人眼中光芒一閃,忽然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