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趙卿有此謙讓之風,實乃寡人之幸,寡人又豈能忤逆了趙卿的好意?”
“寡人如今心意已決,從今往後,便由荀卿主政,希望荀卿日後能夠克勤克儉,替寡人分憂!”
就此,荀躒成為晉國的正卿。
而荀氏,自從智武子荀罃(ying)之後,在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沉浮之後,居然在機緣巧合之下,又再一次迎來了自己家族的巔峰時刻!
而中行寅和範吉射,卻都被趙鞅今天的這一出給搞得有點懵。
在退朝的時候,二人均是憤憤不平。一起出得宮門,左右看了看,見並無旁人,中行寅憤憤言道:
“趙鞅……真是欺人太甚!”
而範吉射卻是對此不以為然:
“不過是讓荀躒成為了正卿,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中行寅眯了一下眼睛:
“此事……恐怕沒有那麼簡單!你沒發現嗎?趙鞅自從去了一趟成周之後,言行舉止都極為反常!”
範吉射卻依舊甚是輕蔑的回道:
“哼!他呀!終究不過是個淺智的莽夫罷了!年少之時,我們兄弟二人還曾與此子接近過,那時候他還是趙氏中最為貪玩的子嗣!哪有半分能有出息的模樣?”
中行寅嘆息道:
“只怕其背後是有能人指點!如今這朝堂之上,趙鞅的話是越來越多了,而且每每遇到難決之事,他都會讓國君參與!此舉……意味頗深,不可不防吶!”
“更何況,如今趙鞅又拋磚引玉,以自己得來不易的正卿之位是拱手相讓!如此拉攏荀氏……又豈能沒有後手?!”
範吉射聞言,不由是點了點頭,並言道:
“那……是否應該與荀躒好好聊一聊了?”
還沒等中行寅回話,二人卻突然發現趙鞅和荀躒居然是有說有笑的從宮裡往外走。
中行寅見狀,不由是冷哼了一聲:
“哼!不過一小小的旁支,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中行寅轉身便走,範吉射也裝作沒有看到他們,只低著腦袋上了馬車。
而趙鞅和荀躒,其實也早就看到了中行寅和範吉射,自然也察覺到他們是有意迴避。
荀躒便是故意大聲與趙鞅答謝道:
“呵呵,今日之事,多謝趙大夫成全!”
趙鞅卻是笑道:
“呵呵,你我同朝為官,平靖周室之時,又與大夫結下了軍旅情誼,這可非其他人所能夠比擬的啊!”
“而且,我趙鞅確是不才,難當此重任!昔日我趙氏祖上有三讓之德,而成就了我趙氏如今的功業。我趙氏先祖趙衰曾有言:‘《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乃利之本也’。我趙鞅無才,雖不能通禮樂,但也願從祖上三讓之德啊!”
荀躒聞言,不禁是苦笑道:
“趙大人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大人此番格局,絕非常人所能比擬!更何況是比起某些人來……呵呵……”
荀躒一邊感慨,一邊是望向了中行寅的馬車,並甚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