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達漢城之後,身手了得如曲友青與狄童絡,火力兇猛如宋孝文、鐵朝奎,以及老謀深算的平如厚,居然加在一起也抵不過一個公孫護。
公孫護攻城,一兵一卒未帶。他只是在城下讓其弟子放出許多飛蟲,而那些飛蟲,正是他多年飼養的“追魂盅”,所謂的“追魂盅”就是瞬間奪人魂魄,令人受其驅使。
如果說,漢城是不攻而破有些誇張,但是,殷福平的確未失一兵一卒就已進駐其中,公孫護的功勞自是最大。而後來賓士而來救援的拂柳城援兵也是居功至偉。
大敗之後,定力極好的平如厚與曲友青帶領著將近一萬殘部倉皇敗往寧城。而臣服於“追魂盅”之下的狄童絡、宋孝文、鐵朝奎則乖乖投降了殷福平。
平如厚向寧城敗退,殷福平則是乘勝追擊,也向寧城開拔。而這樣,不久前還是高唱凱歌的寧城已是開始進入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就這樣,南門有李岸,寒照雨虎視眈眈,更有彭玉意的大軍近在咫尺,東門又有殷福平、公孫護的大軍兵臨城下。不但趙登科。龍在舉一時六神無主,即使一貫一見過大世面著稱的東阿先生也一時沒了主意。
而此時,和親王段無可帶領的五萬勤王大軍也已兵臨寧城北門。
似乎,現在的寧城八萬多守軍以及曲友青他們帶來的一萬多軍隊,只有開啟西門逃之杳杳一路可走了。
而此時,吳昊帶領四萬義軍卻於此時從西門而來,開始支援寧城。而正是這樣,才即將拉開學究天人的吳昊與天生奇才的公孫護之間的鬥智鬥勇,寧城之戰,一時群英薈萃,好不熱鬧。
這裡有第一猛將如龍在舉。
這裡有最著名的豪俠如寒照雨。
這裡有“九華七曜”吳昊。
這裡有奇文奇武亦奇雄的公孫護。
這裡有德被天下的東阿先生。
這裡有亂世英雄殷福平。
這裡有百戰成名的趙登科。
這裡有世襲將星的和親王。。
而這裡,註定將是所有戰鬥的開始,也是一切儀式的落幕。
寧城,這個兇悍之地,恐怕要再一次在龍朝歷史上塗繪上濃重色彩的一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