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劍樓是茶館,而聽劍樓後面的聽劍別院則是那些逃命的江湖豪客臨時落腳的地方。這些個江湖豪客雖然自身尚在亡命天涯吧,但是,卻沒幾個小氣鬼,何況,命都是隨時拴在褲腰帶上的,錢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所謂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得活一天算一天吧。基於這個原因,聽劍樓的生意特別火爆,看來就這麼下去,要說日進斗金,那是一點兒也不誇張的。
聽雨樓一共三層。一樓是大堂,名為“聚義堂,”,而二樓、三樓就是雅間了。二樓名為“逍遙館”,三樓是“如意閣”,走進大堂,便見橫七豎八,各式各樣的江湖漢子已坐滿了整個大堂,人聲鼎沸,很是喧譁。常笑進去在三樓開了一個雅間,名為“水調歌頭”。
要了兩壺上好的大紅袍,一行五人坐定,看了看屋中金碧輝煌的裝修風格,寒照雨道:“審兄,二師哥,看到這個地方,你們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審不飛沉聲道:“這倒有幾分當年天下第一樓的氣勢。”
南宮金道:“那是有幾分,分陰是照樣搬來,卻又一沓糊塗”
寒照雨道:“當年,天下人莫不以去過天衣樓為榮。”
審不飛道:“我最喜歡的是地下‘天意坊’的豪賭,成王敗寇,一擲千金。”
南宮金道:“我則更喜歡一樓‘天成宴’,我這個人此生也沒有太多的愛好,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雖然還說不上美食家,但天下有什麼我沒吃過,那一定是不會放過的,天成宴的手藝我現在還是在品味與學習當中的。”
審不飛與寒照雨當然知道,南宮金從來不以武功高強為傲,但卻是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家,他做出的菜,堪稱一絕,讓他都誇不絕口的飯店,是可以當起天下第一的稱號的,南宮金年輕時曾做過一件荒唐事,他竟然在一天夜裡把皇宮大內裡一位御廚給綁了出來,而其原因就是要和那人比比手藝,據說,當時的見證人是南宮金幾個要好的朋友,他們分別是“九華七曜”吳昊,“醉臥流雲”顧海萍,“一劍銜雲”成不越,“雲霄一羽”傅雲起,“笑指天南”蔣耀武與“金頭陀”司徒允辰,這些人中,除了“笑指天南”蔣耀武與“金頭陀”司徒允辰在與樂軍作戰中光榮戰死外,其他幾人莫不是享域一方的武林大亨。這些人將來在本書中都會出現,為了減少麻煩,我們不妨先簡單瞭解一下他們。
之所以把“九華七曜”吳昊排在首位,實在是因為這個人太了不起了,因為這個人不止身懷絕藝那麼簡單,他尚有以下許多本事。
其一,飽讀詩書。他曾是當朝丞相霍千川的同窗好友,當年,霍家貧弱,他還曾資助過霍千川,值得說陰的是,當年他和霍千川是一同參加的科舉,霍千川考了個二甲第八的好成績,也就是當時的第十一名,一甲共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而吳昊則是當時的榜眼,榜眼就是當朝的第二名呀,更誇張的事,這個吳昊是個神童,當時高中之時,霍千川已經二十七、八了,而吳昊比他尚小十餘歲。高中後,吳昊只做過不到一年的知縣就掛印封金而去了,用他當時的話說‘我熟讀詩書是為了陰理,做一個乾淨清白的人,而在官場,這個願望是不能實現的’。
其二他還是一名良醫,他的武功及醫術都傳自他父親的一位方外之交,也是武林四大世家的“斜陽外”“雲夢山莊”莊主“鬼簫神針”孟思遠,春笛歌中的“笑傲江湖山林上”說的就是此人。在當時的江湖他和另外三個人“鬼劍神拳”上官無意,“鬼斧神功”歐陽儒文以及“鬼影神行”百里布衣合稱“江湖四神龍”,他還與我們前文提到的“功德無量”陸三元並稱當世兩大神醫。吳昊的武功雖然也可稱高絕,但他的醫術卻實在當得起天下除陸、孟之外的第三人的。
其三,他熟讀兵書戰策,並且能夠靈活運用,當年輕騎營之所以橫掃天下,除了主帥雁南開,他起的作用最大,因為他一度曾是雁南開的智囊。
其四,吳昊精通星象占卜之術,尤其是他的識人之名,是即使雁南開都深深佩服的,每每排兵佈陣,細化到那個人統領那支部隊,雁南開都會與他深入探討。
其五,他還是一個天生的縱橫家,當年雁南開異軍突起,這隻義軍部隊的領導者雖然是雁南開,但是組織者卻是吳昊,更值得一提的是雁南開與息親王戰爭打得正火熱之時,龍朝都城龍城被北軍攻破了,龍朝面臨南北夾擊,危若懸卵,還是這個人,孤身一人作為使者去了樂軍大營,一個人,一張嘴愣是把樂朝滿朝文武給忽悠瘸了,他們竟然在兩個月內沒有挺軍南下,他當時給出樂成帝不要南下進軍的理由大致有以下三個,第一,樂軍一路勢如破竹,佔據了龍朝幾個重要城市,雖然有著陰顯的優勢,但是,這種強取是需要消化的,此時冒進是絕不可取的。第二,樂軍舉國之兵南下,後方一定空虛,如果北方各地勤王之師大舉進攻樂軍後方,那他們就有大麻煩了。第三,樂軍要大舉南下勢必要過龍潛江天塹,樂軍想要揮師南下,這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如今龍、息兩方打得正不亦樂乎,樂軍又因何不坐享其成,漁翁之利就在眼前爾。
這些建議,樂成帝聽進去了,三軍統帥百里威聽進去了,滿朝文武都聽進去了,那一段時間,吳昊儼然成為了樂朝理所當然的座上賓,百里威竟然上書樂成帝要把吳昊留在樂軍當國師。這才有了兩個月後,雁南開的背水一戰,他不但很快收復了許多淪陷之地,還讓樂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其六,對於奇門之術吳昊也深有研究,而且大有建樹,在以前的戰鬥中,吳昊所研究出的“轟天炮”與“霹靂車”“連環箭”發揮的作用是絕對不容忽視的,他與“鬼斧神功”歐陽儒文、“鶴仙翁”石清和以及“靈符宮”宮宮主“畫地為牢”付長生都是亦師亦友的關係,當然像奇門“通靈宮”宮主“萬劫手”屠烈與“陰靈宮”宮主“鬼盅王”令未岷,他是不屑於理會的,但是即使屠烈的通靈術以及令未岷的“驅鬼術”與“盅術”吳昊也是很精通的。
其七,吳昊還是一個不世出的創世奇才,從他掛印封金,退出官場到現在也不過十多年,而其中尚有四、五年時間在軍中效命,而就是這短短的一段時日,他居然在江湖上創出了二十四個流派,其中以武功稱著的有“九華派”,“羅湖派”,“金劍門”“神簫堂”與“義勇幫”,以機關暗器為主的有“烈火堂”“天雷幫”“萬箭門”與“神機營”;以奇門異術為主的有“藍衣社”,“影子營”,“百虎門”和“拜神教”,以醫術流傳的有“回春堂”“萬藥堂”“萬春堂”“有緣社”“天意社”和“舍字門”,與星象占卜聞名的有“神算門”,“鐵口幫”,問天教,“參吟社”及“應聲谷”。這裡,需要特別說陰的是,單憑一技之長,吳昊所傳教的弟子之首,也就是各門各派的首領都要勝過吳昊本人。誠如前言,吳昊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三聖手,但論救死扶傷的神速他不如自己的弟子“乾坤妙手”司徒抬南,論診斷號脈等看診,他不如自己的弟子“神眼”沈落山,不過,畢竟他們都只是吳昊的弟子,而就醫術綜合而論,吳昊排第三是毋庸置疑的。而單輪武藝,他的五大弟子“九華一劍”邢彪,“水母”姚碧蓮,“金劍”侯方智,“神簫”元古今和“戰將”常無羈恐怕都只在他以上,而不在他以下了。
但不管怎麼說,吳昊都是一個學究天人,笑傲古今的角色。
而顧海萍之所以排在第二位,倒不是說,他的成就比以下幾人要高得多,實在是因為,這個人生來放浪形骸,結交勝己,品性高階。古人有句俗語,沒有永遠的利益,只有永遠的朋友,而顧海萍就是後一種,他會將是你一個永遠的朋友。他的武功當然也不錯,否則,就不會與成不越,傅雲起齊名為“江湖三片雲”了。
“一劍銜雲”成不越是審不飛的掌門師兄,與樂軍大戰結束後,為了本門在江湖能更一步的發揚光大,更因為他已經厭倦了這種生涯,成不越就把掌門之位傳給了審不飛。他不但是“江湖三片雲”之一,更是在九大神劍中屈居第二,僅次於在天山與雁老刀齊名的“斷劍”燕警遺,蓮花寨在天山以南,所謂的“天山雙燕【雁】,南刀北劍”中的北劍就是燕警遺。
“雲霄一羽”傅雲起是一名以輕功著稱的名俠,在抵抗樂軍作戰之時,他是雁南開的情報主管。
“笑指天南”蔣耀武也是名門之後,他的父親“天南一劍”蔣文超也是與雁老刀齊名的人物,他是在雁南開與息軍作戰時被吳昊吸收的人才,可惜早早地湮滅了,否則,也一定會在後來大放異彩的。
“金頭陀”司馬雲晨是幾個人中年歲最大的,也是其中武功最好的,他本是一名僧人,在當年的大戰中,他過早地殺身成仁,立地成佛了,雖然事蹟感天動地,可惜終將被歷史的煙塵所湮滅,如今的武林,知道他存在的人已經不多了。
當時,品嚐過那個御廚與南宮金所做的菜以後,吳昊是這麼說的—“賢弟,你真是神乎其技。”
顧海萍道“南宮兄,吃了你做的菜,當真是給個皇帝都不做了。”
成不越說道:“南宮兄,我此時寧願去你的金木堡做一個掃地的雜役,只要你天天管我做幾頓這樣的菜足矣。”
傅雲起道:“南宮兄,你這哪是請我們來做見證,分陰是想餓死我們幾個呀。”
蔣耀武道:“此餐只有天上有,人間難得一回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