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我們第一期雜誌至少要虧損30萬港幣!”
30萬港幣在1973年也不算是小數目了。
拍一部電影的成本也就這個數目。
張俊笑著道:“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淡定一點,這點錢,我還虧的起,等讀者看完了第一期雜誌,我不信他們不想看後面的!”
頓了頓,張俊道:“對了,雜誌上還得有廣告,你去聯絡一下廣告商,我們第一期免費送雜誌,銷量很高,想來這些廣告商願意投放這一期的廣告。這樣一來,我們的損失就可以降到最低了。”
張俊說完,不禁想到香港的免費報紙。
只要廣告費比較高,報紙免費未嘗不可。
不過這個時代,就玩免費報紙,可能有點水土不服,一來香港人沒有日後那麼多,二來是惹眾怒,別人都收費,你免費,肯定會被群起而攻之。
張俊現在還不敢跟香港媒體作對。
低調發展,拼命賺錢才是王道。
李玉也是無奈,只能按照張俊的吩咐去做。
張俊等李玉離開辦公室之後,突然想到什麼,喃喃道,“《醉拳》即將殺青,後期製作很簡單,花不了一週時間。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以把《醉拳》的廣告安排到漫畫雜誌當中。”
下午,張俊便到張氏影業公司,開始對《醉拳》進行剪輯,加快後期製作,爭取儘快上映。
一邊拍,一邊剪輯,這在香港很正常。
“這一世的《醉拳》跟前世的《醉拳》稍微有點不一樣,不過風格都差不多,感覺還行!”
張俊剪輯的時候,自言自語道。
每個導演的風格都不一樣,即便是相同的劇本,也很難拍出一樣的效果。
三天後,等《醉拳》殺青,張俊的剪輯工作也差不多快要做完了。
張俊出馬,一個頂倆,速度和效率十分驚人。
11月底,張俊就向嘉禾、鉅業以及東寶株式會社發出邀請函,進行內部試映。
由於《蛇形刁手》的大火,誰都不敢小瞧《醉拳》。
內部試映時,三家公司的高層代表紛紛出席。
相比於《蛇形刁手》,《醉拳》的劇情和動作設計都更加優秀。
試映結束之後,張俊把他們請到辦公室,開始協商上映的事情。
約定10天之後,《醉拳》在香港、寶島、RB三地同時上映。
而這10天時間,也足夠他們進行宣傳了。
“張俊君,《醉拳》比我想象中還要好,我對我們的這次合作,非常有信心。”
“張導,提前恭喜你啊,《醉拳》這麼好看,肯定票房大賣啊!”
“張生,嘉禾也打算拍功夫喜劇片,借程龍一用怎麼樣?”
張俊看向何冠倡,對於嘉禾的要求,他略沉思了一下,便回覆道:“好,沒問題,可以把程龍借給你!”
接下來,他不打算繼續拍程龍的電影,乾脆把程龍借給嘉禾,也算緩和一下彼此之間的關係。
何冠倡詫異,還以為張俊會拒絕呢,畢竟程龍可是張氏影業公司的王牌,居然這麼輕易地借出去拍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