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時間,城市的硝煙散去。
第二天中午,李仁杰悠閒坐在憲委級餐廳裡用餐,饒有興趣的看著報紙上的時事評論。
“不必諱言,這些恐怖份子之所以能夠成功潛入,香港肯定有人予以支援,而傳言港府有關部門之前掌握了訊息,卻依然發生了這樣令人震驚的慘劇,不得不讓人質疑警方....”
現在距離爆炸襲擊已經過去了二十四個小時,大家忙著事故的善後工作,同時啟動調查工作。
這次恐怖襲擊一共造成十三人傷亡,他們都是美國領事館內的警衛、保鏢、司機等僱員。
那位總領事舒史明僥倖大難不死,只是在爆炸中受到了輕傷,但是他的司機不幸當場遇難。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畢竟如果一個美國駐外領事機構的總領事,遭受到恐怖襲擊而身亡,會給香港政府很大壓力。
這次恐怖份子試圖乘車闖入美領館,但是被渣場的李仁杰揭破,情急之下在領館外實施爆炸。
雖然事前香港政府知會美國駐港領事館,提醒有極端恐怖分子對他們襲擊,要注意防範。
但顯然他們對自己掌握的情報過於自信,並不把這個善意的知會放在心上,這才給恐怖份子有了可乘之機,最終釀成了大禍。
但不管如何,這次襲擊地點是發生在香港,香港政府都需要給美國政府一個說法和交待。
香港政府也為此成立了一個事件調查委員會,責令警方的政治部和重桉組成立一個專桉小組來全面調查這起恐怖襲擊事件。
李仁杰喝一口咖啡,臉色一直保持著平靜,對報章上這些胡說八道的評論並不放在心上。
這次美國駐外領事機構遭受嚴重的襲擊,上了國際新聞的頭條,自然收到方方面面的關注。
但是在警方還沒有正式的調查報告出來之前,這些香港本地的時事評論人跳出來撰文指責是警方的疏忽和輕敵,簡直就是在譁眾取寵。
餐廳內還有不少高階警務人員在用餐,他們看到這位反恐怖活動組的主管,竟然還有輕鬆地坐在這裡吃飯,都感到幾分不可思議。
他們瞭解的情況自然是比普通人多,而且都知道李仁杰昨天就在爆炸襲擊的現場,幾乎是與死神擦肩而過。
他受了這樣恐怖的經歷,照樣若無其事妝扮妥當出來如常生活,心裡素質是如何的強大。
如果換作是別人,光是看個醫生已經去掉一週,回家休養又浪費一週,半個月時間就過去了。
李仁杰在憲委級餐廳裡吃飽喝足,看了下手錶時間,也差不多夠時間去被人去提審了。
他的頂頭上司行動處長關賢已經通知他,下午需要到特別罪桉組的辦公室配合調查。
因為李仁杰是這起恐怖襲擊事件的直接關聯人,又是反恐怖活動組的負責人,很多細節都需要他來還原現場情況。
“篤篤—”
李仁杰走到樓上的一個辦公室,得到允許後推門進去,看到兩個穿著西裝男子坐在裡面。
他們是負責調查這起恐怖襲擊事件其中的兩位,洋人警司是斯密夫,華人高階督察吳志斌。
吳志斌站起來,十分客氣地做了個手勢,“李sir,感謝你抽空配合我們的工作,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