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八點,尖沙咀。
一夥人在吃完晚飯後,準備在附近去找個娛樂消遣的地方聚聚腳,也是飯後應有之意。
香港的夜生活是世界知名的,各種食肆、酒吧、夜總會遍佈港九,何曾找不到玩樂地方。
就夜總會來講,都一匹布長。
在五六十年代,香港流行的是上海式夜總會舞廳,其中最出名的夜總會是杜老志舞廳。
舞廳不沽酒,清茶一杯,瓜子兩碟,舞小姐徜徉其間,賣的是風情調笑,少有身體接觸。
到了七八十年代,到了中式酒樓夜總會的興起,如海城、喜萬年、新都成、海洋皇宮等。
這種夜總會主要做熟客和旅遊團生意,場內不設舞小姐,就是一邊飲食,一邊欣賞節目。
徐小鳳、杜麗莎、羅文、李龍基等一批歌王歌后,都是這些中式酒樓夜總會的常駐歌星。
而與此同時,日式夜總會也在香港登陸成功,把曰本銀座的大型夜總會模式搬回香港。
一支洋樂隊,有歌唱駐唱,場內的舞小姐環肥燕瘦,個個如穿花蝴蝶般,讓人眼花繚亂。
此外,那些計程車夠格(disco)多數則是由五星級酒店開設經營,比較受年輕人的喜歡追捧。
一行人散步消化,沿著加拿芬道走了十來分鐘,走到京華銀行大廈的樓下,直接上八樓。
他們剛出電梯門,就看到招牌寫著「SINGALONG CLUB」的夜總會,門面十分高檔。
這間聲雅廊夜總會分別在九龍和港島各有一家,在五光十色的夜店之中,也算別具特色的。
港島的那一家聲雅廊夜總會在灣仔波斯富街,是在1977年12月18年開業。
李仁杰他們來的這家聲雅廊夜總會位於九龍尖沙咀,是1978年3月28日開業。
這間聲雅廊夜總會,對外宣傳主要是欣賞音樂為主,消費環境相對來講沒有那麼複雜。
正如這間夜總會的電視廣告片所唱:“消下閒,解下愁,好應該。終日煩,終日忙,太恐慌。聲雅廊使你人生安康,千日愁使你一夜能放,到聲雅廊聽歌,令你永遠難忘。”
這種場合比較適合斯文人來消費,既享受了夜店熱鬧,又不想無端惹來太多的是非。
當然,消費也不會便宜。
這一夥人在大廳找到位子,叫了洋酒和飲品,坐在一角聽音樂,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但是旁邊的一桌,忽然有人爭吵了起來,是一箇中年男人和身姿妙麗女孩有言語上的糾葛。
只聽那女孩出言警告說:“喂,請你放尊重些,你再這樣動手動腳,小心我告你非禮的呀。”
中年男人冷笑,不屑地說:“出來撈,就別學人扮清高,有本事這張枱的數你都埋單。”
那女孩打扮的時髦,內襯白色上衫,外著一間顏色素雅衣裙,束著腰帶,身材苗條高挑。
她那漆黑烏亮頭髮,剪得短短攏在耳後,可以看到戴著金絲圈的耳環,頸上帶著珍珠項鍊。
在這樣曖昧的燈光下,她是個不折不扣的美女,唇紅欲滴,面板白皙,五官秀氣。
女孩忽然站起來,躲開了他的騷擾,“喂,請你說話尊重一些,我哪一點像舞小姐的?”
中年男人勃然大怒,“你讓我帶朋友來捧場,現在我讓你陪我跳支舞都不肯,不給我面子?”
兩人的動靜,自然引起夜總會經理走了過來,保持著禮貌問:“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兩位呢?”
中年男人呵一聲,“你來的正好了,這位小姐說帶我們來你們這裡見識下場面,竟然連只舞都不肯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