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瓢泊在首都的日子(三)
又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口袋裡已經沒有半毛錢了,夜幕降臨,一個人拖著行李箱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難道真的要餓死在首都的街頭?走得實在累了,坐在路邊的條椅上休息,突然想抽支菸來緩解心中的壓抑,卻發現煙盒已經空了,很是無奈。突然對面的一家店面吸引了吳蒙,進出店面的人還不少,吳蒙情不自禁的走到了店面門口,走近發現是一家蛋糕店,門口貼著招聘啟示,駐足了兩分鐘,見店裡的客人走得差不多了,吳蒙走進了店內。
“歡迎光臨。”店裡兩個小姑娘熱情的打招呼。
吳蒙也裝著顧客的樣子瞧著貨架上的麵包和蛋糕,很多貨架的價籤還在,但卻沒有了貨物。但見價簽上的價格高的離譜,對於麵包蛋糕吳蒙是沒有什麼概念的,因為幾乎沒吃過,但總感覺比超市裡的貴了好幾倍,當然以前也和朋友三四的過生日時訂過蛋糕的,不過那都基本上是相互塗奶油的遊戲。吳蒙為了掩飾尷尬,隨意指向一款產品:“這款沒有了?”
小姑娘微笑道:“先生,這款售賣空了,明天才有了,不過你也可以選擇這一款”,小姑娘順手指向了另一款繼續說道:“這兩款口味基本相同,只是造型不同而已。”
吳蒙岔了個話題:“看來你們店生意不錯?”
“還行吧。”小姑娘依然微笑的說道。
吳蒙想起門口的招聘啟示,假裝無意的說道:“我都想加入你們了。”
小姑娘透底了:“確實挺缺人手的,但我們作不了主,等明天經理來了,你可以來面試。”
第二天,吳蒙帶著嘗試的心態第二次走進了這家蛋糕店。恰巧經理在店內,經理向吳蒙詢問:“你對蛋糕店瞭解多少?”吳蒙實話實說:“知之甚少。”於是經理簡單的向吳蒙開始介紹相關情況,他說道,如果你細心的話,你發現在我們門口的招牌叫“XXX烘培藝術工坊(XX路店)”,一家真正的烘焙坊,主要是基於一些人們生活品——比如麵包,進行烘焙製作以及銷售的地方。 不僅僅是麵包,在我們的烘焙坊,還製作蛋糕、酥點、餡餅、曲奇、三明治、飲品等等,在重大節點,比如端午我們會推出粽子,中秋推出月餅,元宵推出湯圓等。烘焙食品在歐美地區一直被當做早餐及主食,然而在我國由於長久以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但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以及西方飲食文化的滲透,烘焙食品逐漸在早餐市場中嶄露頭角,顯示出一定的正餐化趨勢,在烘焙食品正餐化需求與休閒需求的雙重推動下,行業的市場規模也進一步增大, 隨著年輕消費者受國外飲食習慣影響及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更多的人選擇便捷與營養健康的食品,而快速、方便的西式餐點就成了人們的首選。國內烘焙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烘焙新產品呈現早餐化、鮮食化、健康化等趨勢。
吳蒙點點頭:“沒想到一個看似簡單的蛋糕店,還有這麼多的門道。”
經理繼續說道:“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
吳蒙問道:“那具體做什麼?”
經理笑笑:“你肯定也有豐富的社會閱歷,但你不要生氣,隔行如隔山,就從銷售先做起。”
吳蒙急需要一個餬口的活計,於是答應道:“那就實踐下吧。”但轉眼看見正在車間不斷製作蛋糕與麵包的師傅,問道:“可不可以?”吳蒙當時的想法是能學到一門技術,肯定是好事情。經理也是聰明人,應該是實話實說:“車間作為新人肯定是不行的,它畢竟涉及到一些技術核心,老闆也怕你學會了,拍拍屁股走人,老闆也想留住人才啊,現在不光我們工坊,全國烘培師傅都緊缺,但那用人不在我的範疇,哪得老闆說了算。”
吳蒙點點頭:“那沒什麼異議了。”
這時經理遞給吳蒙一張個人簡歷表,說道:“正常程式還是必需要走的,先填下表。”吳蒙三下五除二的填完了表交給經理。
經理也客氣的說道:“挺快的,廢話就不多說了,我們都是打工的,從最關心的薪資待遇說起,基本工資x千,其他獎金津貼之類的新員工能達到X千左右,轉正後基本工資多X百,以後級別提升了,做到店經理、區經理、總監等,工資也會相應的上漲。正常情況每個月10號發工資,最遲不會超過15號。上班時間分為早班和晚班,早班8點上班,中午休息4個小時,晚班12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實行早晚班輪流制。公司免費提供食宿,待會兒我帶你去宿舍,當然也可以不住宿舍,但不提供房補。”
在寸土寸金的首都,大多外來打工人員所掙的錢,有很大一部分交給了房東。吳蒙已經彈盡糧絕了,於是和經理去了宿舍。
來到宿舍是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屋,房子稍顯一些舊,但也打理得乾乾淨淨,房間內傢俱也比較齊全的。經理開啟其中一間寢室,裡面有床,有衣櫃,對吳夢說道:“這間寢室暫時沒人住,就先住這間吧,先休息下,我還得回店裡,有什麼事情電話聯絡。”
“好的,那我明天就來報道,你看安排什麼班?”吳蒙說道。“等會電話通知你或者晚上回來告訴你,我住你隔壁的寢室。”說完後經理離開了。吳蒙躺在床上,終於有個落腳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