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謝安生的賜名請求下,鄭克臧為改良的火銃起名為東寧銃。
他將訓練操弄東寧銃士卒的任務交給了神機鎮,給了繼任神機鎮總兵官的裘邵武五百個名額,允許他在中央五鎮中選拔合適的人手,裘邵武看過東寧銃實物後稱讚不已,對新任務十分上心。
隨著鄭克臧早朝所下的命令傳到澎湖和瓊州,先是澎湖後是瓊州,海峽間一下子變得不平靜起來,明鄭與偽清間小規模的海上衝突此起彼伏,許多商船紛紛繞道這片海域生怕受到波及。
澎湖和雞籠方向打的激烈,而瓊州方面則平靜很多,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廣東水師和福建水師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廣東水師與福建水師看起來都是省級水師,但不要以為這兩者是一樣的,福建水師是清廷舉全國之力為攻臺而打造的專門近海作戰的水師,而廣東水師,不好意思真的很呵呵。
廣東水師設立於順治年間,內河加上近海戰船總計56艘,其中一大半都是內河作戰用。
康熙三年設水師提督,康熙七年因無大的海患而裁撤水師提督及左右標營,直到嘉慶年間再重設,而從康熙七年直到嘉慶重設水師提督這一百多年間,廣東水師一直是以士氣糜爛,嚴重失職而著稱的。
即便等到鴉片戰爭時,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旗艦幾百噸,設炮十二門,十二門吶!到了晚清,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大近代化艦隊裡,廣東水師也一直墊底。
但也不能怪廣東水師,哪怕是福建水師,在打完東寧後,大鳥船也被拆的就剩幾艘了,導致福建水師之後變得和廣東水師一樣的爛,這都是滿清的基本操作,無海患就拆船。
故而偽清想奪回瓊州,要不就重設廣東水師提督,跟福建一樣大力建設個好幾年再說奪回制海權決戰,要不就調福建水師打瓊州,然後澎湖水師打福建,大家換家。
不然靠廣東水師是沒法登陸海南的,海南離大陸再近,它也是有2040公里,也比崇明島、舟山群島離大陸更遠,游泳是過不來的,至於切斷東寧和瓊州之間的航線,福建水師還有點可能。
瓊州之戰後廣東水師只剩下百餘艘船,其中一大半是用於內陸河流水戰,剩下能進行近海作戰的撐死不過四、五十艘。
原廣東巡撫金儁在瓊州淪陷後便被康熙下旨問罪,而八旗將軍王永譽得到康熙的寬宥,允許其暫任原職,以觀後效。
新到任的廣東巡撫李士禎沒有想到一來就面臨這樣的難題。
他想起臨出發前自家女婿曹寅特意寫來的書信,信中曹寅勸他說赴任廣州後,在軍事方面以廣州將軍意見為主,他只管保障好後勤即可。
他聽從了自家女婿的勸告,按王永譽的建議,廣東水師為儲存實力所有戰船都龜縮在水寨之中,聯合岸上的炮臺進行防禦,被嚴令不得隨意出海迎敵。
珠江口炮臺兇猛,明鄭水師不願冒著岸上炮擊強闖水寨,而廣東水師亦不敢隨意出海。
見無破綻可抓,邱輝帶艦隊轉向偷襲了毫無防備的徐聞、湛江等地,將兩地駐守海防的官兵擊潰,炮臺拆除而回。
而在澎湖和雞籠這邊,加強了水師巡邏的範圍和頻率後,沒想到還有了意外收穫。
正月下旬,從雞籠港出發的三艘明鄭水師正在執行巡邏軍務,勻速沿著巡邏線路一路向北而行。
隨著陸師的改革趨於穩定,鄭克臧也著手對水師進行了改革。
不同於陸師有正兵輔兵之分,水師計程車卒們一律都是職業的水手,只是在此基礎上最佳化了沿襲自鄭成功時代的水師編制和職官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