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玩家,十個身份。
這種安排對於經常看推理的人來說,很容易就會聯想到“隱藏的第十個玩家”,很正常的推論。
但事實並非如此。
不如說,很有可能正好相反。
而首先需要明確的一個事實就是之前暴斃的男人,博金並不是偵探,也不是被搏命賭徒賭死的。
想到這裡,荀曦看向了手裡的信函,上面寫著一個身份:【背叛者:你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如今得到兇手賞識,願拜為義父在你眼中,兇手和他的幫兇頭頂都飄蕩著一層紅色血光。】
這是一個好人身份。
而且是一個除了偵探之外,第二個能查驗壞人乃至兇手身份的好人身份,屬於非常關鍵的好人角色。
“博金應該只是很單純地被殺了。”
不過不是被搏命賭徒,而是被兇手。
有的時候,如果你已經排除了其他所有可能,那麼剩下的那個無論有多麼不可思議,都只會是真相。
“博金在突然站出來,報出誰是兇手之前並沒有接觸過任何人,而這不符合偵探查驗身份時需要接觸的條件。他也不會是背叛者,因為背叛者不僅可以看到兇手,還可以看到其他幫兇的身份。”
從理論上來講,他不具備知道誰是兇手的條件。
所以真相就只有一個了:
“他自己,就是兇手。”
荀曦低聲自語道:“作為兇手,他一開始不動聲色,直到畫像說出‘兇手’的勝利條件是才站出來。”
為什麼?
答桉很簡單:因為兇手的勝利條件是殺光所有好人,而他不想殺一個好人。
“....林翠媛。”
博金是和林翠媛一起過來的,兩人的關係顯然不一般。而兇手是知道自己幫兇身份的。或許博金就是發現了林翠媛不是自己的幫兇,而是好人,所以才生出了自曝身份,直接結束遊戲的念頭。
但是他死了。
“這很正常,畢竟他不是真正的兇手,只是身份是‘兇手’而已。而真兇自然打算回收兇手的身份。”
“不過....這並不容易。”
要做到這一點,真兇必然有一個幫兇。
而且不是遊戲裡的身份,是真正意義上的幫兇。他知道羅老太爺設計出這個儀式的全部計劃和理由。
而這個幫兇的身份,只有可能是可以透過猜身份來殺人的【搏命賭徒】。他提前知道了兇手的身份,幫助真兇殺掉了兇手.....至於為什麼兇手死了遊戲卻沒有結束,有一個身份可以解釋原因。
【盜墓者:你可以盜竊死人的身份】
只有這一個解釋:博金死後,他的身份被盜墓者盜走了,因為兇手換人,所以遊戲才沒有立刻結束。
那麼問題來了,剛剛誰提到了盜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