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孫某學藝不精,看胡縣令臉色竟察覺不出來。你此番去京城,那裡離太白山不遠,我修書一封,你去請家父看看吧,他老人家能治。”
李復拜謝孫凡好意,但是心裡沒當回事,收了孫凡的信以及藥王谷的令牌之後,辭別眾人回了司馬府。
張芳回到司馬府覺得事關重大,就將此事告訴了袁守邦,不怪孫凡學藝不精,他看的就不是李復的真面目。
為了以防萬一,袁守邦安排柳蓉和千面張一起跟著李復和張芳一起去長安,也方便照顧,有些事也是時候讓柳蓉知道了。
李世民單獨接見了李復。
“胡愛卿果然年少有為,朕沒看錯人”
“都是聖上洪德護佑,微臣只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而已。”
“哈哈……”李世民爽朗大笑,“自古五溪就是蠻夷之地,民風彪悍,朕把它交給你,想聽聽你的看法”
“微臣認為,五溪之所以民風彪悍,就是因為缺少仁義禮信的教化,微臣在五溪這段日子裡,也走訪了不少地方,發現那裡的百姓人心思齊,渴望和平,只要稍加引導,推行仁義教化還是比較容易的。”
“仁義教化?自秦以來,中央政權對蠻夷地區實行的都是嚴刑峻法,仁義教化能降伏的了刁民之惡?”
“回稟聖上,教化民眾貴在引導,而非降伏,秦朝透過酷刑震懾民眾,不過二世就亡了。前朝之所以將其稱為蠻夷,是因為當時的國主恩薄,現在聖恩降臨,民眾自然歸附,都是大唐子民,哪裡還有什麼蠻夷呢?”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關於紅湘會,你怎麼看?”
“紅湘會近兩年讓反賊梁業搞得烏煙瘴氣,做了不少出格的事,不過,現在舵主重回蘭氏一脈,行為應該會有所改善。”
“紅湘會在五溪之地的號召力勝過長安,朕心不安吶”
“聖上多慮了,五溪乃彈丸小地,就是狂風也掀不起三指浪,不過紅湘會數百年來一直不歸附中央政權的控制,微臣亦覺得不妥。”
“你可有良策?”
“微臣認為,前朝國主雖對紅湘會實行懷柔政策,但是一直把他們定性為民間組織,這樣無形疏遠了紅湘會與中央政權的距離,會讓他們不自主的產生與中央政權抗衡的心思,他們便會想盡一切辦法掌控五溪的百姓。聖人不如藉著這次紅湘會剿滅梁業立功的機會,給紅湘會舵主一個封號,紅湘會就成了大唐的官方組織,百姓朝拜紅湘會,就是朝拜我大唐。”
“胡愛卿所言甚合朕心,想不到胡愛卿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地,是我大唐之福”
李復辭謝。
李世民叫來在旁侍候的太監:“傳旨吏部,封紅湘會總舵主為湘西顯德主,世襲罔替。”
“聖人英明,五溪百姓終於翻身了。”
“哈哈……五溪交給你,朕放心!”
這時,一個太監走上了道:“聖上,該用香了”
李世民點點頭,太監將李世民近前的香爐點上了香。李世民則閉上眼睛,一直用手揉著額頭。
“聖上,微臣先行告退了”李復看著李世民好像要睡了。
“不妨,胡愛卿。朕有氣疾好幾年了,近來可能是年齡大了,這頭疼越發厲害了。”
氣疾?李復的心驚了一下,還真是家族遺傳啊。“聖上春秋正盛,想必是近來國事操勞所致”
“也可能吧,近來睡眠太差了,老做噩夢,只能靠這香來安神,這香不錯,一會你帶點回去。”
“謝聖上厚愛。微臣斗膽啟問聖上都做什麼噩夢”
“哎!朕每每夢到大兄有一子還活著,在夢裡總是來找朕討說法”
李復心跳的厲害,好在李世民此時一直閉著眼睛,李復努力平復了情緒,他沒想到李世民能跟自己說這樣的話,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