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的黑土地得到大力開發。
光是遼東三路所產的糧食,就足以養活明廷的人口。
當然,明廷百姓已經脫離了吃飽穿暖的初級階段。
他們現在追求的是吃好、穿好、有房有地,家家都當小地主,或者說有錢人。
即便三韓之地,都移民三百萬,比本地人多了。
大量的剩餘糧食,不但填滿了儲備庫,也可以餵養更多的戰馬。
大量的丁口,也讓明軍有了再次擴充的機會。
十二個軍整編成了十個集團軍,曾蕊的內衛軍獨立在外,依然保持十萬人不變。
每個集團軍,增加一個新軍,一個集團軍直屬師。
比如魏無涯的第一集團軍就由第一軍,新一軍和直屬師構成。
人馬達到二十三萬。
程義雲調往軍部任職副部長,接替秦麗婉主管後勤。
羅成升任第九集團軍司令。
海軍算一個加強集團軍,劉志任司令,下轄兩個軍級海軍艦隊,一個軍級內河艦隊。
明廷擁有二百七十萬大軍。
海軍艦船齊備,兵精糧足。
陸軍更是一人
雙馬,全是具甲騎兵。
這三年來,兩大兵工廠生產了大批火炮和兵甲,就等著擴兵。
一支半火器化的強大軍隊誕生了。
情報司的觸角深入各地。
司馬銳的小動作,楊辰和司馬飛燕故作不知。
即便西域各國,包括波斯,天竺、奧斯曼都派出了遠征軍匯聚到回鶻帝國。
杭愛山脈一線,聚集的西方聯軍已經超過兩百萬。
在楊辰看來,終於達到了他的期望。
而明軍這邊,也是調動頻繁!
第十集團軍嶽正風部協防遼東和幽雲等地。
國泰民安,有二十三萬人馬駐防就足夠了。
黃江一線,只留下韓忠的第八集團軍和曾蕊的內衛軍。
三十三萬大軍防備大晉作妖,並不單薄。
還有海軍的三十萬人頂在前面呢!
大晉軍想渡過黃江,比登天還難!
其餘八個集團軍陸續開赴西線。
南起陝西路的銀州,左廂,北到貝爾加湖,兩千多公里的防線上,聚集了明軍一百八十萬具甲鐵騎。
一場空前絕後的大戰,一觸即發!
留在鳳凰山的最後一夜,楊辰和六個嬌妻大被同眠,極盡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