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皇不得把中原財富都捲走了?”
“老頭,窮日子窮過,一個國家,一個族群的信仰和骨氣不能丟!”
“你信不?”
“哪怕司馬家把大晉治理的國泰平安,年歲入高達兩三千萬兩銀子。”
“還是照樣打不過遼韃子。”
寇確不吭聲了。
很多內在原因,根本瞞不住他這樣精明的幹臣。
楊辰嘆道。
“大周,其實已經走到頭了。”
“沒有司馬銘,也有其他人取而代之。”
“你們不必為此糾結。”
“歸根結底,是土地兼併太嚴重了,人口太多。”
“全國的八成財富、土地集中在不到一成的富人手中。”
“九成的百姓過不下去,沒有遼人入侵,他們一樣會揭竿而起。”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一時間,都有些沉默。
中原王朝,過幾百年就得來一次興替,大動亂死掉一半甚至更多的人。
土地多了,盛世就來了。
這種怪圈,對於沒啥進取心的農耕民族而言,實在避免不了。
這個世界自三國之後,就被強橫至極的大齊朝替代了。
享國七百年。
而大周呢?
還不到三百年。
為何相差這麼大?
因為大齊歷代帝王秉承一個傳統,那就是往外打。
七百年裡,大齊朝沒有因為土地問題出過內亂。
它的滅亡是被時代所限制。
疆域大的沒邊了。
從東海邊走到西海,需要一年之久。
交通太落後,朝廷如何有效管控?
天長日久,那些傳世幾百年的將門,就成了軍閥。
先是帶著一幫異族人軍隊顛覆中原政權。
後來,異族人干戈一擊,那些中原將門被屠殺殆盡。
等大周太祖統一中原時,國家就嚴重縮水了。
連三國時期的疆域,都差點沒保住。
要是楊辰穿越到大齊那會兒。
他肯定有辦法解決交通問題。
偏偏老天爺跟他開了個玩笑。
錦上添花的事兒,好像沒啥挑戰性。
要幹,就要從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