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地域並不寬敞。
擺不開足夠的攻城兵馬。
添油戰術,實不可取。
相反的,守衛薄弱的漫長城牆,以點破面,反而效果更好。
遼軍人數夠多。
這段時間也修整,磨合得差不多了。
攻城器械製作了不少。
什麼攻城雲梯,盾車,撞車自然用不到山上去。
木梯子、盾牌卻是要多少有多少。
耶律阿徹盯著地圖皺眉。
“另外十萬南蠻子,駐紮在哪裡?”
“偏關縣城?武州城,或者其他縣城?”
遼皇為難道。
“不好確定。”
“密諜司很難進入武州境內了。”
“各地的暗樁,也很難把訊息傳出來。”
“朕判斷,武州城作為大後方,應該不下五萬騎兵。”
“偏關縣要防禦黃河東岸段,駐兵兩到三萬。”
“其餘兵馬,則分佈到武州各縣。”
耶律阿徹的手指重重敲擊在偏關縣的位置。
“皇兄,你的十二萬騎兵已經厲兵秣馬了。”
“如此浩蕩的陣容,只為了對付一個駐兵兩三萬的偏關縣?”
耶律正蒙趕緊解釋道。
“王爺,您也知道。”
“南蠻子發動大批勞工,大力擴修武州各地的官道。”
“即便大雪盈野,武州的駐軍救援偏關縣,頂多兩、三個時辰就能趕到了。”
“末將這十二萬騎兵,面對的可不止兩三萬守軍。”
“可能高達七八萬具甲鐵騎啊!!”
那你還急吼吼地要去?
遼軍等了這麼久,遲遲沒有發動進攻。
一來就是等幽燕之地的漢兒軍趕到。
攻長城的主力有了。
必然可以牽制一半以上的南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