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制軍,雖說是大晉立國以來的國策。
但大晉國祚才多久?
十年而已。
邊關將士,連死都不怕。
有幾個聽你文臣瞎咋呼的?
不殺雞儆猴,不保證足夠的軍餉、軍備和後勤,人家怎麼可能買賬?
換了楊辰自己來。
恐怕手段更加激烈也說不定。
“老頭,你這般大的動作,李家一倒,軍糧供給怕是要混亂一陣子啦!”
“須知,無糧不穩哦!”
簡單的幾個菜端上來了。
一個素炒青菜,一盤子涼拌羅卜絲兒,醋味很重。
一個蛋花湯,還有一大碗紅燒羊肉。
然後就是一大簸箕白麵窩窩頭。
楊辰可不客氣,抓起窩窩頭,夾菜喝湯,埋頭勐吃。
寇老蔫兒慢悠悠地自斟自飲,偶爾夾一口酸熘熘的蘿蔔絲左酒。
韓忠還在外面忙活,今夜都未必趕得回來。
倆漁夫大哥吃飯有些拘謹,可沒楊辰放得開。
“哎哎哎,忠貞,不二,你倆得學學這小子,那不要臉的勁兒。”
老頭悠然唸叨著。
“軍中吃飯,講究個啥?”
“哎呀呀,年輕真好哇。想當年,老夫二十郎當歲,一頓能吃掉一頭羊!”
“可家裡窮呀,一年都喝不上一晚羊湯!”
楊辰吞嚥了一口肉,含湖地問道。
“哎哎,不對呀老頭,你們寇家,不是西路大戶麼?”
寇老頭搖搖頭。
“那是主家。老夫當年,不過是旁支的放羊娃。”
“咱爹孃死的早,跟大哥一家過日子呢!”
“嫂子雖賢,能摳出些糧食送我去族學讀書就了不得嘍。日常吃喝,有上頓沒下頓!”
古代農民,有幾個能送的起子弟讀書的?
想勉強吃飽,那就面朝黃土背朝天,幹活兒吧!
打算讀書謀個出路,家裡的日子拮据到何種程度,可想而知。
看來,還真是長嫂當母了。
確實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