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快就超出蒸汽機的安全閾值了,容易發生鍋爐爆炸等風險。”
周圍的人都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這可是三十里啊,比現在快樂足足三倍。
李世民同樣驚訝,道:“三十里,已經趕得上普通戰馬的速度了,它能跑多久?”
陳景恪說道:“只要燃料充足,機器不出故障,白天可以一直跑。晚上視線不好,最好找個安全的地方停歇。”
李世民馬上開始默算,如果時速三十里跑,白天差不多能跑是十三四個小時,那就是四百餘里。
日行四百餘里啊,騎兵也跑不了這麼快,去西域也就十天半個月的功夫。
其他人自然也會算這筆賬,更加堅定了他們修鐵路的念頭。
很快李世民就不滿足的道:“為什麼不跑快一點?”
陳景恪解釋道:“這是第一列火車,司機也是新手,您和諸位大臣都坐在上面,安全最重要。”
李世民點點頭表示理解,也沒有再提加速的事情。
很快眾人就被外面的景色吸引,其實外面的景色沒什麼變化,只是觀看風景的角度不同,讓他們體會到了不同的美感。
大家都興致勃勃的討論著,連桌子上提前準備好的水果點心都幾乎沒人動。
陳景恪害怕人無聊準備的書籍就更別提了,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
沒多久李世民就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隔上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大牌子豎在鐵道旁邊。
有的上面寫著數字,有的上面畫著一些奇怪的圖案。
他就問道:“這些牌子是做什麼用的?”
陳景恪解釋道:“提示牌,用來提示司機前方的路況,讓他提前做好準備,不同的圖案代表不同的意思。”
“數字代表的是已經走了多少裡,橋樑代表前方有橋,房子代表前方有村落,彩色橫槓代表前方有路口……”
“還有一些上面寫的是需要停靠的站點,我們這一路暫時只有書院一個停靠點,後續如果可以會增加一些。”
李世民頷首讚道:“很好,考慮的非常細緻全面。”
陳景恪趁機繼續講解道:“火車和馬車、船隻都不同,它是在固定軌道上行駛的,必須要錯開車次,否則就會發生碰撞……”
他詳細的把火車的時刻表的意義講了一遍,強調火車必須要遵守時間。
幾點幾分出發,路上行走多快的速度,幾點幾分應該走到哪一站,靠的時間是多長……
都必須要嚴格控制好,前後相差不能超過十分鐘。
錯過這個時間點,發生碰撞的機率就會幾何倍數提升,錯的時間越久危險就也大。
每一個火車司機手裡都有一份時間列表,上面詳細的記錄著這一切。
而路邊的提示牌有助於幫他們掌握時間,知道自己有沒有超出規定的時間。
如果發現有,就做出相應的調整。要是快了,就稍微降一點速,要是慢了就提速,把時間錯過來。
李世民質疑的道:“這條鐵路才十餘里,火車也只有這一列,這些規矩用不到吧?”
陳景恪正色道:“規矩必須要從一開始就制定好,否則將來會吃大虧的。現在確實只有這一條鐵路一列火車,但未來呢?”
“總有一天我們要把鐵路修遍大唐的每一個角落,火車也會變成幾百列甚至幾千列,到那個時候任何一點失誤都會出大亂子。”
李世民幻想了一下鐵路鋪遍大唐的盛景,心中別提多開心了。
不過想一想幾百列火車沒頭蒼蠅一樣亂跑,然後發生連環相撞的場景,他忍不住打了個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