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覺得這種事情無所謂,想一想前世的公元紀年,這玩意兒實際上就是基督曆法。
不論你願不願意,當你使用公元紀年的時候,都是無意中在宣揚基教。
其它宗教面對這種情況也毫無辦法,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當某種宗教能讓自己的痕跡充斥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它幾乎就不會消亡。
陳景恪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這件事情,他還會創造更多的符號,新增到道教的符籙體系裡。
然後再把這些符號引入到理科的方方面面。
比如力的單位是牛頓(N),對不起,以後就是另外一個符號和叫法了。
可以叫‘鈞’或者別的什麼名字,符號可以是各種各樣的。
對他來說,要做到這些實在太簡單了。
這些改變將會讓道教和理科,和整個人類社會更深的繫結在一起。
而道教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信仰道教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意味著華夏文明更加的強勢。
這個計劃他不容許有任何人破壞,所以非常嚴肅的道:
“我要讓所有人看到這個標誌就想到道教,就發自內心的產生信任感。”
“此事關係著我道教的口碑,所有的物資質量必須得到保證。”
“誰要是敢以次充好敗壞我教聲譽,別怪我不講情面。”
這一點眾人倒是明白,要是口碑敗壞對大家都沒有好處,所有都很嚴肅的道:“喏。”
有人又提出了疑問,道:“若有別的商人在自己的商品上刻下這個標誌,冒充我們怎麼辦?”
陳景恪讚許的道:“這個問題提的好……我會在望月談上發表宣告,表示這是道教特殊符號,未經允許任何人都不得私自用於商業活動。”
“道教聲譽關係著在座所有人的利益,我希望你們也在自己的教區宣傳此事。”
“同時也要監視教區,若發現有人冒用這個標誌,馬上進行處置。”
眾人見他考慮的如此細緻,也就不在說什麼。
之後大家又一起商量了細節問題,比如各家出多少錢,出多少傳道者,採購物資如何分配等等。
在這個問題上陳景恪反而沒有直接插手做決定,而是讓各家代表自己商議。
只有在各家實在達不成一致意見的時候,他才會出面協調。
這樣既能突出自己的地位,又誰都不得罪。
等各家達成一致意見,簽訂了契約之後,陳景恪又說道:“聖人交了一個任務給我,近期可能無法抽出時間。”
“此事就暫時交由我家娘子代為管理,諸位沒有意見吧?”
武舒代他處理道教事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眾人早就習以為常,自然也就無人反對。
此事就此定下。
武舒自然很開心,她又能施展自己的才華了。
這還不算完,道教內部統一意見之後還要取得諸侯王的同意才行,畢竟封國是人家的。
陳景恪早就想到了遊說他們的辦法。
他沒有挨個去談,而是找到了李承乾,把自己的計劃給他講了一下,然後道:“借你的名頭一用,給那些人發個請帖如何?”
李承乾很是無語,道:“你還有沒有把我堂堂皇太子放在眼裡,真是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