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不可能達成協議,退出了大會。
剩下的人見此也不得不承認失敗,最終一場看起來聲勢浩大的佛教領袖大會,就這樣草草落幕。
然而佛教諸位領袖卻沒有想到,這場大會失敗的後果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
關注這場佛教大會的人很多,大家都在等著他們拿出具體的反擊方案,給佛教迎頭痛擊。
這些人裡有看熱鬧的,有對皇室心存不滿的,有不喜歡道教的,有不喜陳景恪或者孫思邈的,也有佛教的信徒……
總之,但凡訊息靈通的都在關注這件事情。
當法琳閉關、道信回山的訊息傳出後,蕭瑀被氣的破口大罵:“一群禿驢,死到臨頭了還在內鬥。”
高士廉、長孫無忌、于志寧等等關隴系勳貴全部搖頭,然後徹底放棄了扶持佛教的想法。
關隴一系受到祖輩的影響幾乎都是信佛的,就連李世民和長孫無垢本人都不例外。
因為陳景恪和孫思邈的出現,紫霄觀的創立,讓一部分人的信仰發生了動搖。
但大多數人從本心上還是信佛的,這場道佛之爭他們是偏向於佛教的,私下裡沒少抱怨道教咄咄逼人。
只是紫霄觀如日中天,皇帝也表明了態度,他們不願意得罪人才沒有公開表達。
在實際行動中,他們還是處處留手,給了佛教活動的機會。
要不然以大唐對宗教的管控力度,這麼多佛教領袖想齊聚長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結果呢,這些和尚們根本就不重視這個機會,竟然搞起了內鬥,這簡直太讓人失望。
而宗教領袖的表現,對信徒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這一刻許多人已經決定徹底和佛教劃清界限,這樣的宗教不值得他們信仰。
等佛教大會失敗,各家領袖想要趁著這個機會拜訪京中權貴,為自家拉一波存在感的,紛紛吃了閉門羹。
就算有些人礙於面子接待了他們,也只是顧左右而言它,絕口不提正事兒。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再遲鈍的人也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
然而後悔也已經晚了。
道宣、慧遠、智威等人嘆了一聲,也不再做多餘的事情,帶著自己的弟子返回寺內,準備迎接下一輪的打擊。
還有些小教派的領袖不甘心,四處拜訪遊說,試圖獲得達官貴人的庇護。
甚至他們還給出了種種許諾,什麼等你的封國建成了,我們傾盡全力幫你建設等等。
然而之前對這種許諾很感興趣的勳貴們,這一次也全都不為所動。
原因很簡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道教的攻勢之下,佛教的大派還能靠著深厚的家底撐過去,他們這樣的小教派大機率是逃不過打擊的。
你連眼前這一關都過不去了,以後的承諾就是一張廢紙。
而勳貴們的放棄,也徹底讓佛教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道教也一直在關注佛教大會,甚至他們比任何人都要關注,所以也第一時間就知道他們結盟失敗的事情。
田仕文激動的手舞足蹈:“番邦異教能教出什麼好學生出來,失敗是必然的,只有我華夏神教才是最強的。”
陳景恪心下覺得好笑,這田仕文幸好是道教信徒,要是信尹教和基教,絕對是宗教裁判所大主教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