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玉珠整個人愣住了,然後眼含淚花,不敢置信的問道:“真的嗎?我也可以嗎?”
陳景恪感嘆的道:“真的,以後不要胡思亂想了,安心呆在觀裡。”
玉珠也一把撲過來,從背後抱住他,嗚咽道:“嗚嗚嗚嗚……謝謝真人,謝謝真人,我以後一定好好伺候您。”
陳景恪也頗為感慨,果然,人的追求和他所處的位置有關係。
有些人八抬大轎明媒正娶都不滿意,有些人只是一個妾室就滿覺得到了所有。
花了一番手腳才把兩個小侍女安撫好,他又說道:
“聖人把四百座寺廟改成道觀,我準備挑選兩座放在你們的名下。日後你們有了孩子,就繼承這座道觀吧。”
然後兩個小侍女又激動的抱著他痛哭流涕。
她們是妾室,生出來的孩子也是庶子,在有嫡子嫡孫的情況下是沒有繼承權的。
現在陳景恪弄兩座道觀放在她們兩個名下,這就相當於是兩個人的私產,道觀的盈利也歸兩人所有。
將來也可以把道觀傳給她們自己生的子女,到那時候她們的子女就會從看人臉色的庶子,變成了擁有自由身的支脈。
這其中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當然,有人說庶子地位相當於奴僕,這並不準確。
庶子也是法律承認的子女,只是地位不如嫡子高罷了,但也不至於等同奴僕。
真正等同於奴僕的是沒有名分的婢生子,依荷依蓮姐妹就是婢生子。
雖然她們的父親對外宣稱她們的母親是妾室,可商人是沒有資格納妾的,在法律上她們的母親就是婢女。
所以在她們父親去世後,當家主母才敢這麼大搖大擺的把她們賣掉,連姓都收走了。
如果是真正的妾生子,那個當家主母是不敢做的這麼絕的。
陳景恪給易奴和玉珠安排產業倒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不是古人,對自己的孩子並沒有什麼嫡庶偏見。
但礙於這個時代的規則,要說完全平等對待也不現實。
小兕子的孩子不可能和她們兩個的孩子一樣,就算他想這樣幹,皇家也不會同意,其他人也同樣不會認可。
規矩就是規矩。
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她們兩個以及她們的孩子更多的保障,他還是能做到的。
一座道觀作為產業,足夠了。再給的太多,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有人說:子女有才,無需留財。子女無才,留財何用。
可大家都是成年人,很清楚什麼叫起跑線。既然他有這個能力,自然要努力為所有孩子都創造一個更高的起跑線。
當然,他肯定會有限培養孩子讀書學習,爭取能靠自己的能力出人頭地。
但難免會有天賦愚鈍或者不想努力的,就讓他們去道觀安穩度過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