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從未有人想過醫療體系,在陳景恪提出這個建議之前,根本就沒人想過事情還能這麼來。
卻這並不妨礙他們認識到醫療體系的重要性,稍微有點政治思維的人都能看得出來。
可要讓朝廷建立這套體系,別說群臣,就算是李世民自己都不願意。
原因有兩個:一沒必要,百姓就是工具人死就死了,國家只要鼓勵生育就可以了,死一個就再生兩個三個。
二太浪費資源了,以現在朝廷的力量,根本就沒有能力建立如此完整的醫療體系。
現在情況不同了,陳景恪以茶、鹽、瓷器的利潤為條件,讓長孫無垢以個人的名義來推行此策,就讓這件實情具備了可行性。
但醫療體系太過重要,不可能掌握在個人手裡,即便對方是皇后都不行。所以長孫無垢才會說,等時機成熟了再移交給朝廷
……
陳景恪回到紫霄觀徑直去了孫思邈那裡。
孫思邈正在寫書,看到他回來放下筆道:“說好了?”
陳景恪道:“說了,姨母很動心,此事十有八九是成了。”
作為醫生,孫思邈自然希望醫療體系能建成,高興的道:“好,此事若成可拯救無數生靈,你又做下一件功德無量的善事。”
陳景恪謙虛的道:“我也就是提了個建議,真要做還是靠你們呀。醫療體系建立需要大量的醫生,您老人家要有的忙了。”
孫思邈捋須道:“為天下蒼生忙一點怕什麼……醫學班的那些孩子都不錯,明年就能打好基礎。”
“明年初再招五倍的學徒,讓師兄帶師弟,我們這些當先生的再辛苦一些,儘快為朝廷培養更多的醫生。”
陳景恪笑道:“那感情好,之前修建紫霄觀的時候我就專門預留了教室和宿舍,外院那邊足夠裝下三五千人。現在連五百都不到,都空著呢。”
孫思邈也沒有追問為啥他會提前做這樣的準備,現在知道他來歷的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他到大唐來是帶著任務的。
或者說他來之前是做過一定規劃的,建學校是重中之重,提前預留位置是很正常的。
陳景恪也很無奈,雖然他一再強調自己的出現沒有做任何規劃,是家族毀滅才倉促迴歸的。
可隨著學政體系、科舉體系、醫療體系、封國體系的不斷丟擲,大家必然會認為他來之前有人做過規劃。
根本就沒有辦法解釋,因為換成他自己也會有同樣的懷疑。所以後來他乾脆就不解釋了,愛咋想就咋想吧。
“對了師父,那本土郎中手冊您寫的怎麼樣了?”
孫思邈指了指桌子上的手稿道:“框架已經確定,只需在完善一下就可以了……嗯,半個月就能定稿。”
陳景恪驚訝的道:“這麼快嗎?”
孫思邈不無得意的道:“你以為為師這幾十年四處遊醫是為了什麼?”
“病例和藥方都是現成的,現在只是把比較常見的那一部分整理出來而已。”
陳景恪佩服的道:“哎,師父您真是太厲害了,難怪封您當醫聖都沒人反對。”
孫思邈自得一笑,卻沒有接話而是道:“行了,你也別在我這裡閒聊了,去陪陪舒兒吧。”
陳景恪有些疑惑,道:“她怎麼了?”
孫思邈提醒道:“下個月就是應國公三週年忌日,她要回去謝孝。”
陳景恪一拍腦門道:“最近忙的頭昏腦漲把這事兒給忘了,我現在就去看看她。”
說完起身就走,到了門口又停下轉身,小心的道:“師父,謝完孝是不是就能成親了?”
孫思邈沒好氣的道:“你才多大,成天就想著成婚,你院裡那兩個侍女還不夠你折騰的是吧。”
陳景恪訕笑道:“哪有,我這不是怕夜長夢多嗎?至少可以先把婚成了,圓房的事情等幾年再說。”
孫思邈竟然沒有反對,而是沉吟了一番之後說道:“不無道理,不過先不急,等她謝孝回來再說吧。”
陳景恪知道事情已經八九不離十了,心中特別的高興,道:“好的,那師父我先去看看她去,您老早點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