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恪搖搖頭道:“早在我暫管百騎司的那天開始,它就已經不再負責保護聖人了。”
“之所以還頂著近衛的名頭,不過是為了便於做實驗罷了。別說把你的兄長招進來,就算再塞三五百人進去都沒什麼問題。”
武舒心中擔憂盡去,眉眼舒展笑意盈盈的道:“是,真人您最厲害了,小女子謝真人相助。”
陳景恪眉頭一挑,不滿的道:“你這小娘子太不懂事了,如此大恩你竟然不以身相許做牛做馬報答嗎。”
……
不知不覺一週時間過去,新一期的望月談發售,本期最受矚目的就是陳景恪的文章。
上一期他講了士族在動亂年代儲存華夏典籍,為華夏作出的傑出貢獻。
在篇章末尾他進行了預告:下一期重點講士族門閥是如何保護典籍的。
本來大家都以為他會講士族門閥如何不屈戰鬥,為了儲存典籍犧牲了多少子弟,付出了多大的代價之類的。
可是當新一期發售,看到這篇文章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這哪是鼓吹士族,明明是捅刀子好吧。
蓋因這篇文章分明就是在寫士族門閥的形成,從東漢光武帝時期開始講起,一直講到了東晉,最後再講到當下。
這個過程自然充滿了陰暗和鬼蜮伎倆,什麼土地兼併、什麼壟斷為官渠道、什麼斷絕普通人晉升渠道等等。
還著重描寫了士族門閥的奢靡生活,酒池肉林那都是小兒科了。什麼用鯉魚須熬湯,用雞爪心肉炒菜等等全都給安排上。
強搶民女自然也是保留節目,他直接拿太原王氏王修齊虐殺侍女為例子進行說明。
還指出士族透過壟斷學問把控做官門路,自以為高貴不凡,連皇家都藐視更遑論普通百姓了。
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平時他們只相互通婚。
但如果普通人裡面誕生了大才,他們又主動送女人送錢財加以籠絡,把這些人才納入士族體系。
如此他們才能永保富貴,永遠高高在上。
甚至把歷史上很多動亂的根源都歸結於士族門閥身上,比如黃巾之亂就是門閥佔據太多土地,百姓活不下去才不得不造反。
陳景恪也知道把黃巾起義簡單歸結於土地兼併有失偏頗,不過現在是為了打擊士族,誰管它是真是假好用就行。
文章的末尾才順帶提了一句,士族門閥佔據如此多的財富,自然有餘力保護書籍。
普通人連飯都吃不飽,讀書的機會都沒有,就算想為此做出貢獻也沒有機會。
可以說這篇文章直接把士族的皮給扒了個一乾二淨,上一章把他們捧的有多高,這一章踩的就有多狠。
關鍵是這篇文章透過望月談,直接出現在了全國十餘萬讀書人面前。又透過這些讀者,傳到了更多人的耳朵裡。
可以說短短几天時間,就已經做到了全國人盡皆知,一時間士族成為眾矢之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