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學政,督促地方文教事務……那位終於展露自己的獠牙了。”鄭嵩說道。
太原王氏的代表王卓道:“名為督促地方文教,實則針對我士族。那位想把經典的解釋權搶走,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
博陵崔氏的代表崔幹嘆道:“印刷術幫了他大忙啊,否則弘文館註釋的九經連長安城都出不去。”
王卓忽然道:“印刷術是紫霄觀孫真人所創,你們說他會不會倒向那位了?”
范陽盧氏的盧秀搖頭道:“不好說,他發明印刷術的初衷確實是為了印刷道經,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眾人皆點頭,畢竟印刷術最先印刷的確實是紫霄觀革新用的道經。
後來又把印刷術傳授給了茅山、樓觀道等道教大派,用以印刷道經,從哪看都是為了宣揚道經所創。
盧秀話鋒一轉,道:“然,後面他把此術交給那位是出於什麼目的,我們就不知道了。”
王卓補充道:“諸位可別忘了,他的那個弟子可是尚了嫡公主的。如果他沒有拿出足夠的好處,那位會把嫡女拿出來聯姻嗎?”
趙郡李氏的代表李宏說道:“陳景恪自稱陳衍公後裔,不知你們可有查到些蛛絲馬跡?”
鄭嵩搖頭道:“我們查過,永嘉之亂時陽武戶牖陳氏確實有子弟四散遷徙。”
“只是陳氏一脈人口眾多,且此事已經過去數百年,很難把所有人都找出來。”
王卓輕蔑的道:“他必然是假冒的,否則為何不去聯絡陳氏一脈重述族譜。”
盧秀無奈的提醒道:“諸位莫要忘了,他能有今日依仗的並非陳氏餘蔭,而是孫真人。”
“我們沒有必要追究他的真實來歷,只要知道他是孫真人的弟子就可以了。”
除了王卓其他人都不禁再次點頭,陳景恪的出身具體是什麼已經無所謂了,重要的是他代表著孫思邈。
況且陳氏一族早就沒落了,就算證實他是陽武戶牖陳氏一脈分支又能如何?
王卓不甘心的道:“他和皇后以姨甥相稱,又尚了晉陽公主,據說對公主很是喜愛,不可能站在我們一方。”
鄭嵩不解的道:“那為何他還要寫出吹捧士族的文章?真是孫真人逼迫?”
崔幹道:“不知道,或許有別的圖謀也說不定。總之不可能是孫真人,他二月初就離京外出尋找藥物至今未歸。”
鄭嵩忍不住吐槽道:“這老神仙真是不安生,前半生就到處漂泊,現在年齡大了不好好頤養天年還要四處亂跑。”
崔幹道:“他在京中停留這麼久都是為了這個弟子,興許是見紫霄觀站穩腳跟,就故態萌發了。”
王卓插話道:“會不會是他提前得知此事,故意避開?”
“……”
眾人直接無視了他的話,孫思邈二月初離開,皇帝三月份召開御前會議,中間隔了一個多月。
李世民是有多想不開,竟然提前一個多月把這麼大的計劃告訴孫思邈這個閒人?
邏輯上就說不通。
他們心中很清楚王卓為什麼處處針對紫霄觀,原因很簡單,夾帶著私仇呢。
王修齊正是他這一房分出去的支脈,先是被陳景恪毆打又被皇帝處罰,狠狠掃了他這一房的顏面。
這次抓住機會,自然拼命給紫霄觀穿小鞋。
眾人對於他這種公報私仇的行為很是不滿,一直沒有說話的清河崔氏崔雲直言道:
“孫真人是道教魁首,在此關鍵時刻決不可輕易得罪,以防把他們推向那邊。”
盧秀亦說道:“對,自孫真人革新後道教實力大漲,隱隱有壓佛教一頭的趨勢。在這種節骨眼上,我們絕不能得罪他們。”
其他人也紛紛贊同這個決定。
崔雲又說道:“大家似乎忘了今天聚會的目的,不是因為紫霄觀而是提督學政之事,莫要主次不分。”
眾人不禁朝王卓看去,就是他把話題扯到紫霄觀身上的。
被針對的王卓又驚又怒,卻也知道大家說的有道理,且也不敢真的得罪這麼多人,只能陰沉著臉不發一言。
眾人直接無視了他,繼續討論原本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