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醫學院?眾人表情各異。
如果沒有之前封醫聖的提議,那麼此舉就是單純的為了推廣醫術,提高人口存活率。
可兩則結合起來,怎麼看都是為了給孫思邈塑金身,皇帝是真的準備捧起一個屬於大唐的聖人啊。
這些人想的更多,捧的是和百姓息息相關的醫聖,皇帝能透過此舉獲得巨大的聲望。
但也正因為是醫聖,等孫思邈不在了,孫家將只有榮譽地位而不會有特別高的政治地位,不用擔心他們造反。
如果想的再深一點,孫思邈是道教領袖,封他為醫聖也是拉攏道教的一種手段。
皇帝就是皇帝啊,果然高明。
如果是之前他們肯定會反對,單從經濟方面計算,朝廷都負擔不起這麼大的開銷。
可現在不一樣了,玻璃每個月都能創造百萬緡收入,又有了中南半島這個糧倉,支撐這個計劃毫無問題。
再加上分封在即,朝廷培養出來的郎中,將來他們可直接弄一部分去自己的封國。
相當於是用朝廷資源給自己培養人才,何樂而不為,於是眾人全票透過了這個計劃。
李世民的計劃可不止於此,在確定醫學院計劃之後,又說道:“未來我們可能要建立數十乃至上百的封國,需要大量的官吏。”
“你們是想用士族豪強子弟來治理自己的封國,還是想任用寒門子弟?”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說話。但都從對方眼睛裡看到了對方的想法,蠢貨才用士族豪強子弟管理自己的封國。
皇帝不是第一次公開表示對士族的不滿,之前他們都只是在一旁看笑話,不願意也沒必要得罪士族。
現在不一樣了,自己好不容易打拼出來的封國,誰特麼願意和士族豪強分享啊,腦子有病嗎。
但要讓他們就這樣直接和士族豪強對上,他們心中也不願意。
雙方共存了幾百年,有爭鬥也有合作相互之間也有通婚,關係錯綜複雜是不願意和對方死斗的。
然而歷史證明了,這只是關隴集團單方面的天真想法,士族可沒把他們當回事兒。
等武則天上臺,士族抓住機會一波把關隴集團打包送進了墳墓。
也不知道那個時候他們有沒有後悔過,為啥當初不幫李世民對付士族。
李世民一直都知道關隴集團有私心,這也是為什麼之前他猶豫不敢對士族動手的原因。
但現在不一樣了,分封大權掌握在我手裡。想要封國又不想出力,哪有這麼好的事情。不把士族打垮,你們誰都別想要封國。
所以他當即就說出了自己的計劃:“為了有足夠的人才來管理大唐以及諸卿的封國,我決定全面建設學政體系和科舉體系。”
他又把設想中的學政和科舉體系都講了一遍。
學政體系簡單來說,就是建立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人才培養體系,也就是公立學院。
科舉體系仿照了後世的成熟模式,分為縣試、州試、京考和殿試。
考中縣試可以為秀才,自動擁有當老師、開辦私學的資格。
秀才可以參加州試,考中為舉人,可以直接當吏員以及七品以下的小官。
舉人有資格參加京考,考中者為會元。會員參加殿試,原則上所有人都會有名次。
前三名為一榜進士,二榜前十也是進士;二榜第十一到第一百名為同進士;剩餘為三榜賜進士出身。
前十三名進士可以直接進入弘文館為官,同進士和賜進士則任命為地方官。
“書院使用的教材,為朝廷編撰的九經、算經、唐律,孫真人註釋的《道德經》《南華經》等書籍……它們也將會作為科舉考試的標準。”
眾人都忍不住感到心驚,皇帝這是要徹底和士族豪強撕破臉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