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想要從根本上改變時代,最應該做的是什麼?舶來先進思想?攀黑科技?鬧革命?
都不是,而是引入科學方法論。
否則再先進的思想也沒有生存土壤,再多的技術也只會得到一套另類的僵化體制和陷入停歇的科技。
科學方法論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方法。
教會人們以科學的方法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把這個概念深入人心,就會有無數人前赴後繼的站出來解決各種問題。
新思想、新技術乃至革命,都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但科學方法論不是喊幾句口號就能有的,要先告訴大傢什麼叫科學,並建立一套體系,如此這個觀念才能成立。
而這無疑是個繁瑣巨大的工程。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算他有先知的優勢,也不可能靠一個人解決所有問題,必須要儘可能多的囊括人才。
人才的來源有兩種,一是自己培養,他編寫教材就是這個目的。
二是尋找志同道合者。呂才無疑是一個值得拉攏的人,這就是他今天過來的目的。
……
呂才對這本物理書很感興趣,窮究萬物之理口氣非常大。如果是別人給他的,他肯定會認為對方狂妄。
可他不認為陳景恪是這樣的人,兩人認識有一段時間了,他很清楚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
對方既然敢號稱窮究萬物之理,必然是有所憑仗的。他很好奇這本書裡到底講了什麼內容,能讓陳景恪冠以物理之名。
翻開,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橫向排列的文字,呂才只是有些不習慣並沒有覺得驚奇。之前他看過陳景恪拿來的數學書,裡面也是橫向排版。
在引入了新式數學符號和豎式計演算法之後,橫向排版確實更加的適合。
只是簡單的適應了一下橫版排序,他很快就投入到閱讀中去。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可當他真正看到書中內容的時候,還是震驚了。
為什麼太陽東昇西落?
為什麼船遠去,先消失的是船身,桅杆最後消失?
為什麼有烏雲才能下雨?
為什麼雨後會有彩虹?
為什麼蘋果掉在樹下而不是往天上飛?
為什麼高處掉落的物體速度會越來越快?
讓他震驚的不是這些這些問題,自古以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對這些問題提出過疑問,他自己也同樣產生過相似疑問,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讓他震驚的是,書中竟然給出了答案。
‘渾天如雞子,日如雞中黃,天體圓如彈丸繞日而轉,地亦如是。地自西向東繞日而轉,故太陽東昇而西落。’
“因地如彈丸,船遠去船體先消失,而後桅杆消失。”
“雲乃水霧,凝結而成雨。”
“萬有引力,蘋果落地。”
“重力加速度……”
這是對之前認知體系的徹底顛覆,尤其是對宗教的鬼神說簡直就是迎頭暴擊,完全可以稱之為暴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