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是杜撰的,有些是真實的,但基本都是體現華夏民族英勇無畏精神的正面故事。
當然了,也不全是正面故事,該黑的還是要黑的。比如到了晉朝,他筆鋒一轉把司馬家黑的要死要死的。
什麼開歷史的倒車,什麼何不食肉糜,什麼永嘉之亂,還有祖逖聞雞起舞最後鬱鬱而終等等都講了一遍。
順便還黑了一把士族,這些人佔據朝堂天天就知道談玄論道拖後腿,躲在江南自娛自樂。
對於李唐自然是要吹捧的,畢竟吃的人家的飯,不把人家打扮的漂亮一點說不過去。
重點吹捧了李世民,各種英明神武,反正陳景恪自己看了都替李世民感到臉紅。
這本書內容看起來很多,實際上很好編,把史書拿過來一篇篇摘抄就可以了,並沒花他多少時間。
真正花時間的反而是《華夏文明》,這本書講的是華夏族群的起源和發展。
沒有太多的參考文獻,基本全靠他回憶前世的考古資料和……胡編亂造。
華夏文明和漢人從來都不是以血統論的群體,而是以文化認同為核心,所以才會有出則夷狄入則華夏的說話。
接受我們的文明願意成為我們的一份子就是華夏人,反之就不是,這種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遠古黃河流域存在著好幾個不同的文明,華夏先祖只是其中一個。
他們先後征服了周圍所有文明,吸收對方的優點融合對方的血脈壯大自己,最終成為黃河流域唯一的文明。
我們的先祖並沒有因此就停下腳步,而是繼續東征西討。
前世考古學家在襄陽一帶發現了一條五千年多年前的長城,經考證就是南方文明用來抵禦華夏文明而修建的。
最終的結果是華夏文明取得全面勝利,長江流域乃至更南方的文明被征服,成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
著名的三星堆文明,後來也成為了華夏文明的一部分。
幾百年前華夏文明的核心群體,在這片大地上建立起了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大漢帝國。
形成了一個族群,漢人。
……
可以說華夏文明從誕生之初,就在不停的吸收整個東亞地區所有文明的優點成長。
也正是因此,我們的文明才會如此的多元化,如此的具有包容性,才會如此的燦爛輝煌。
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地球上任何文明都無法比擬的。
西方人為什麼這麼敵視華夏文明?除了利益,還有一方面是他們的文化底蘊太單薄,直面華夏文明的衝擊只有一個後果,被同化。
所以他們才會如臨大敵。
而我們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甚至主動吸收西方文明的優點,完成又一次的蛻變。
這就是文化底蘊,是祖宗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大唐無疑是一個具備強烈進取心,並擁有強大包容能力的國家。陳景恪要做的就是,藉著這股東風完成文明和思想上的大一統。
如此幾百年後華夏大地將不再有蠻夷,而是一個更加強大輝煌的漢人王朝。
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個強大的華夏文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