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陳景恪又拿出了十幾項技術,其中很多都關係到軍國大事。
懂醫術,懂機關製造,懂廚藝,思想獨特,眼光獨到……他到底接受的是什麼樣的教育?
又是什麼樣的人能教出如此全才?教他的人學識又該是何等的淵博?那些人現在在哪?
以前他以為自己能掌控一切,不管陳景恪背後是什麼人,他都能降服對方。
可隨著瞭解的深入,他的信心開始動搖。這個勢力掌握的東西太多太高深了,每一樣拿到大唐都能引起巨大的變革。
那麼他們會不會掌握著更加強大的技術?
唯一讓他高興的地方就在於,終於捕捉到了蛛絲馬跡。
舜帝后裔,媯滿公之後,世居濟陽縣,晉朝時期為躲避永嘉之亂避世隱居。
雖然更多資訊還是隱藏在迷霧裡,可至少知道了他是正兒八經的炎黃後裔,自己人。
這讓他放心了不少。
而且順著這條線去查,總能查到一些什麼。
但不管他背後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大唐都需要他,皇家更需要他,必須要想辦法留住他。
那麼如何留住他呢?
榮華富貴?還是算了,想來想去最靠譜的辦法還是聯姻。
難道真要許一位公主給他?
一想到小兕子,李世民就覺得喘不過氣,那可是他的小兕子啊。
他恨恨的想道:小子,想娶小兕子可沒那麼簡單,以後……哼。
……
工部那邊很懂事兒,白白獲得了這麼多先進技術自然要有所表示。派了一位侍郎過來拜訪,並送來鐵、鉛各五百斤,紙十車,各樣名貴木料若干。
相對新技術來說這些東西不值一提,但重要的是態度,陳景恪很欣慰的收下了。
至於後續工部如何應用這些技術,他完全不擔心。
不要小看古人的智商,現代人比古人強的是幾千年積累的知識,在智商上沒有任何優勢。
這個時代的精英們,自然會慢慢發掘出這些機械的更多用途。
更何況這些技術可是李世民親自盯著的,沒人敢偷偷藏起來或者銷燬。
送走了這些工匠,他轉身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印書坊和字典編輯組來回跑,還要跟著孫思邈學習道家的知識,日子過的別提多充實了。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年底,節假日開始變多。
首先就是冬至日,李世民和群臣先去圜丘祭祀了天地,然後又去宗廟祭拜了祖宗。
向天地祖宗彙報了一年的工作,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往年這些和普通百姓的關係不大,他們沒資格參與這種級別的祭祀。
但今年不同,準確說是長安城有所不同,因為紫霄觀裡有昊天神像。
無數長安城的百姓紛紛到這裡祭拜上帝,祈禱家人建康平安,來年中舉、賺大錢、莊稼豐收之類的。
三天時間紫霄觀足足接納了超過十萬名香客,這在古代堪稱空前的成就。
人流量大了,門口廣場的廟會也變得更加熱鬧繁華,就連天然居也時刻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