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垢卻不知道這些,誤以為這是什麼寶物,陳景恪說快要壞了是故意安慰她,心下非常感動。
現在的她越來越發自內心的認同這份感情。
陳景恪繼續說道:“還有,孩子就是吸母親精血生長發育的。正常女人產子都需要兩三年才能恢復元氣,更何況您的身體還有頑疾。”
“產子只會加重您的身體負擔導致病變,所以……算了,我還是直接和陛下說吧。”
長孫無垢自然知道他是什麼意思,當面談這種事情讓她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說道:“我自己和陛下說吧。”
又聊了一會兒療養方面的事情,長孫無垢就起身告辭,拉著依依不捨的城陽公主離開了。
臨走前還告訴陳景恪一件事情,將作大匠閻立德下午會來找他商量新道觀修建的事情,讓他提前想好該怎麼建。
送走長孫無垢重新回到屋內,孫思邈敞開了大門,外面的一舉一動都一覽無餘。
“你編出西遊記的故事,不只是為了解悶這麼簡單吧?”
陳景恪知道早晚會有這一天,已經做好了準備,坦然道:“是的。但給公主講故事確實是出於善心,後面被陛下發現純屬意外。”
孫思邈頷首,事情演變成現在的局面最大的責任在於他自己,要不是他心軟把陳景恪給供出來,就沒後邊這麼多事兒了。
“你的目的是什麼?”
陳景恪道:“不外乎名利二字,我要用西遊記攫取名利地位,至少能在道教佔據一席之地。”
孫思邈能理解他的想法,只是沒想到他的名利心會如此之重:“名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值得嗎?”
陳景恪搖搖頭道:“師父誤會了,我追逐名利只是把它作為工具,來完成更遠大的理想。”
孫思邈愣了一下,道:“什麼理想?”
“不外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罷了。”陳景恪作進一步解釋道:“始皇帝為何要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漢武帝為何要獨尊儒術?”
“因為天下只能有一種聲音,聲音越多人心就越亂,最終導致分崩離析。當只有一種聲音的時候,才能擰成一股繩。”
“自晉以降佛道大興,儒家再也不復前漢之強盛,儒釋道三教並駕齊驅相互競爭……在戰亂時期這種情況還沒什麼。”
“然現今國家一統,三種聲音顯得太多了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三教必然會分出一個勝負。”
“這個道理前隋已然有人參透,並嘗試三教合流,其中以大儒王通所行最遠。只可惜他也只是提出了三教合流的想法,卻未能找到合流的方法。”
孫思邈已經完全被自己的徒弟這一席話給鎮住了,這是什麼樣的妖孽啊,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三教合流重塑家國思想上面。
“連王通這樣的大儒都無法做到的事情,你就這麼相信自己能做到?”
陳景恪斬釘截鐵的道:“能。”
孫思邈道:“為什麼?”
陳景恪道:“合流只有天子才能做到,其他人再有才也只能為王前驅。王通不明白這個道理,想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做,完全是不自量力。”
“當然,就算他明白也沒用,因為他沒有遇到真正的英主。今上是不亞於秦皇漢武之雄主,所以他不能而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