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先試試唄!」旁邊的張飛大嗓門喊出來,替劉備說道:「如果他們明事理,願意共存,你不就可以平白無故的得到了許多人口了嘛,如果他們真的是冥頑不靈,到時候全都殺了不就得了嘛。」
「三弟說的有理,我不知道孫堅是什麼樣的做法,但關某是不會對沒有武器的老弱婦孺下手的。」關羽捋著美髯,向公孫瓚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他心中已經有了決定,公孫瓚若是屠城,那自己馬上返回家中,不再過問此等不義之戰。
「趙雲,將死屍都處理了,將戰俘暫且收押,師弟,隨我四處去看看城內的百姓,表達一下咱們的友好之意吧。」雖說看不出哪裡友好,但是這番做法也足夠說明公孫瓚已經將劉備等人的意見給聽進去了。
「大哥,那我回去統治他們將糧草拉過來吧?」張飛指著遠方公孫續等人駐紮的營地給出了建議,他這般主動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因為自己有些餓了,二是一位射高句麗將領的鎧甲有些禁小,自己的雙臂現在非常難受。
「也好,讓周倉和你一同前往吧。」
「末將領命!」被點到的周倉拜過劉備之後又特別拜了關羽一下,才隨著張飛一起出發了。
「田楷、嚴綱、皺丹、你們三人去將四處的城防都佈置一下,單經先帶人去簡單修補一下城牆,等到匠人過來之後再徹底翻修一下。」
安排完麾下部將以後,公孫瓚就帶著劉備前往城中各處檢視民情,至於沒被安排到的關羽則是穩穩的走在劉備身後,時刻保護他的安全……
黑夜過去,太陽東昇,在公孫瓚旗開得勝拿下紇升骨城不過三天的時間,旁邊的袁紹打了一個有些損失的開門紅。
時間回到最開始,袁紹帶著大軍浩浩蕩蕩的走出了盧龍塞,沿著玄水河流往北進,一路遇山開山遇水搭橋,耗時數日才終於徹底走出了漢人的領土,來到了此前根本沒有走過一步的北方草原。
雖然此前在籌劃階段也派人打探過,可惜遊牧民族的特性就是逐水草而居,根本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所以袁紹也就只能按照原定路線以碰運氣的方式往前方走。
放在以前,面對馬背上的胡人,中原的軍民無不是聞風而逃,但是自打武帝之後,恐懼變成了一漢敵五胡的血性,就比如現在,白狼山腳下,遊蕩了好幾天的袁紹終於是見到了生存在這片地區的胡人——烏桓。
與進了塞內,願意在劉虞的治理下與漢民和諧交融的漢化烏桓不同,留在這邊的都是不願意寄人籬下的烏桓人,對於他們,袁紹自當是沒有好臉色,以兩萬幽州精騎為前軍,以顏良、文丑為先鋒將軍,繞著白狼山追殺了少說也有兩百里的路程,從白狼上一路追到了老哈河,被烏桓軍截斷了橋樑之下,只能在河岸邊停止了進軍。
不過這也算是一個好訊息,由於長時間的奔走作戰外加上孤軍深入,先鋒軍隊兩萬騎兵已經損耗了兩千人,剩下的或多或少都是臉色蠟黃,再打下去十有八九是要暴斃的,以橋樑被斬斷為契機,正好可以原地休整,等著袁紹的大軍前來。
三天之後,袁紹大軍趕至,全軍安營紮寨又暗中派遣二十支哨騎,監視周圍的情況。
塞外草原的情況不比中原,白天的溫暖在夜晚很快就被驟然之下的寒風給颳走了,這每天光是晚上加棉衣、白天脫衣服也是一件頗為麻煩的事情…
又過了數日時間,加班加點的勞動之餘,一座簡單的木橋順利出現,但是問題很大,一次性最多隻能支撐五十人的重量,換算成戰馬頂多五匹,至於後面的大殺器三弓床弩那更是想都不用想。
簡單嘗試了三波之後,袁紹便放棄了
進攻的念頭,因為根本就沒用,每一趟的五十人在八千多個烏桓騎兵的眼底下不過是塞牙縫的用途,白白浪費士兵罷了。
當袁紹看著眼前的河流眉頭緊皺時,帶著第二批物資姍姍來遲的沮授從袁譚嘴中瞭解完現狀後,向袁紹建議說先假裝撤軍,讓大軍在五十里外的地方分散開來,等這支烏桓騎兵趕回白狼的路上在圍而攻之,方可取勝。
到底是智者,不過簡單的幾句話就讓袁紹緊皺了兩日的眉毛舒展開來,當即下來大軍拆除木橋,收起營帳,帶著糧草往後撤退。
在平岡城樓上看著袁紹軍撤退的烏桓人因為自身生存條件的惡劣而養出了極其謹慎的性格,先後排除了五次百人騎兵隊伍前去試探、搜查情況,確定袁紹軍真的不在之後才開始讓所有大軍返回白狼,畢竟事發突然,來不及帶走的牛羊馬匹都在白狼山四周的草原上,這可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牲口,必須想辦法拿回來才行。
當八千餘名烏桓騎兵以堪比逃命的速度跑了五十里之後,忽然看見了正前方飄揚的旗幟,以及端坐在戰馬上被他們記在腦子裡面的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