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漢丞相諸葛亮的行營已經落在了三江城,諸葛丞相剛從馬車上走下來,就聽見護衛丞相行營的門下督馬忠來報:“丞相,孟獲麾下的兩位元帥董荼那和阿會喃請求面見丞相。”
董荼那和阿會喃原先是依附孟氏一族的三大元帥,部族中各有六七萬的部民奴隸,其中青壯佔據了一半的數量。
這在南疆來說,已經是一箇中大型部落了。
只不過相較於孟獲、兀突骨這些人,還是不夠看了一些。
隨著漢軍渡過瀘水,此二人選擇了回到領地中,不再幫助孟獲對抗漢軍,諸葛丞相對他們的注意就挪到了其他地方。
與諸葛丞相同乘馬車的是衛弘和費禕,對於這兩人提出的經營南疆之法,諸葛亮頗感興趣,於是在班師回朝的路上,諸葛丞相時常將兩人招到自己的身邊,詢問一些自己好奇的細枝末節。
諸葛丞相問道:“他二人此時前來作甚?”
衛弘回道:“丞相,此二人應該是在擔心漢軍班師回朝之後,一向睚眥必報的孟獲會因為他二人先前協助漢軍倒戈的舊事,會對他們不利罷了……”
聞言,諸葛丞相輕輕皺眉,說到底諸葛丞相選擇了名望深重的孟獲作為漢家朝廷在南疆利益的代表,實乃不願意過於摻合進南疆的權力爭鬥當中。
至於董荼那和阿會喃兩人,先前確實助援漢軍沒錯,但也從側面驗證了此二人乃是首鼠兩端之徒,不能輕易信之。
如今他們找上門來,倒是讓諸葛亮犯了難,要思索如何應對兩人的請求。
看到諸葛丞相陷入到了一陣沉思當中,衛弘開口問道:“丞相是在想如何安置董荼那和阿會喃嗎?”
諸葛丞相抬起頭,看著衛弘笑了笑說道:“吾倒是忘了還有你在身邊,衛弘,你就快說說如何安置他二人。”
衛弘回道:“末將的建議還是如同之前一般,允許董荼那和阿會喃內附為漢家之臣,在永昌郡南設定兩座縣城,安置董荼那和阿會喃兩大部落。”
聽到衛弘說出的主意,在一旁的費禕也點了點頭說道:“若按寧遠將軍所說,以董荼那和阿會喃兩大部落擔任永昌南部屏障,乃是一舉兩得!”
fo
諸葛亮點了點頭,也贊同了衛弘和費禕的看法,便讓馬忠將阿會喃和董荼那帶到自己的面前來。
董荼那和阿會來可不止是兩個人來的,跟隨他們一起的,還有領地周邊大大小小近百個部落酋長。
不來不行啊!
漢軍一旦班師回朝,孟獲心性可不像諸葛丞相這般寬容大度,到時候一定會將他們處死的,還有收納他們的部民當作奴隸。
為子孫計,也要舔著臉來大漢丞相諸葛亮這裡尋一條出路。
但馬忠只讓董荼那和阿會喃兩個人跟隨自己去拜見丞相,眾多酋長雖然無可奈何,但只能央求著董荼那和阿會喃兩人談好了出路,別把自己等人給拋下了。
董荼那和阿會喃欣然應允,跟在馬忠的身後,遠遠地一瞧見諸葛丞相的身影,便跑了過來跪在地上,直接叩首道:“還請丞相救命……還請丞相救命!”
諸葛丞相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樣,阿會喃立刻將自己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
諸葛丞相又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笑著對他二人說道:“兩位元帥都是誠心歸附漢家的忠義之士,吾豈能坐視你們丟了性命。吾在永昌不韋南修築兩座城池,可賜給兩位元帥,用以逃避孟獲的仇殺之禍也!”
董荼那到了這個時候,仍舊不忘挑撥離間道:“丞相,孟獲此獠賊膽包天,別說某二人逃到了永昌郡南,就是給了某不韋城,孟獲還不是想打就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