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決定,同樣有著兩層目的。
第一個目的,是給建奴帶去更大的心理壓力,從而逼迫建奴內部矛盾激化。
讓皇太極這個傢伙,能夠下定決心,在莽古爾泰軍還沒有動靜的時候,就直接大軍壓境,妄圖挽回建奴的頹局。
而第二個目的,則是十三山的軍民現在所在的望海臺這個位置,實在是太尷尬了。
從龜字頭護龍衛口中大致得知了代善撤離的路線的朱由校清楚。
建奴所想要撤去的地方,是塔山堡!
塔山堡到望海臺,比從寧遠衛到望海臺,更近!
雖然說十三山的人馬從沿海一路回到望海臺的途中,並沒有遇到什麼建奴的阻截,但是朱由校很清楚,望海臺距離塔山堡的位置,實在是太近了。
建奴一旦在塔山堡修整完畢,那麼望海臺的軍民,就成了建奴眼中的大肥肉。
急於洗刷恥辱的建奴,自然是不會放過塔山堡裡的遼民。
曹文詔率領數千人馳援寧遠,很明顯一時半會是回不來望海臺的,建奴需要修整不假,寧遠的明軍,也同樣需要修整。
朱由校能夠猜到,那寧遠城下的大戰烈度到底如何。
畢竟數萬建奴的大撤退,可不是一場小戰役就能夠出現的。
這個時代的八旗兵比起原本歷史上數百年後的八旗兵,多少有骨氣的多,也悍不畏死的多。
也就是祖大壽運氣好,直接幹趴下了代善。
不然朱由校估計這些建奴,現在沒準都還在磕寧遠。
所以不能讓這支建奴的兵鋒能夠威脅到望海臺十三山的百姓,朱由校決定,要趁著建奴如今還是驚弓之鳥的狀態,去給建奴施壓,將建奴一股腦攆回錦州去!
而想要將建奴攆回錦州,其實也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朱由校很清楚以建奴的軍紀而言,只要在塔山堡之下,再次送給建奴一次刻骨銘心的大敗,就足夠讓建奴徹底成為草木皆兵的潰軍,不回到他們覺得足夠安全的地方,他們就不會心安。
可聽著朱由校提出來的兩個選擇,滿桂雖然表現得很正常,可是在左宗明的身後,遼東盜匪們,一個個的都如同聽到了什麼難以想象的事情一般,瞬間亂成了一鍋粥。
沒錯,朱由校的戰鬥力他們的確見到了。
可是建奴到底有多強,有多兇悍,他們同樣知道。
白馬騎的人馬倒也罷了,可是白老九收下的那些人馬,卻紛紛議論了起來。
白老九收編的人馬,本就是來自於建奴鷹犬之一白山盜。
他們對建奴的恐懼,可以說是刻入了骨子裡。
而現在朱由校這個皇帝居然說,要帶著他們這些土匪殘兵去追殺建奴四大貝勒之首帶著的數萬大軍!
這怎麼可能?
白老九在聽著手下人的議論紛紛之後,悻悻道:“大明皇帝陛下,草民不知,草民是否能夠選擇一條別的路,就比如,草民帶著自己的兄弟們,返回寧遠?”
“去追殺建奴的大軍,這件事,草民真的做不到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