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朱由校想把劉興祚塑造成當世關二爺一樣,塑造出一個當世孔聖人,對於熟悉後世輿論造勢的朱由校而言,也不是什麼難事!
不就是洗腦麼?
誰怕誰?
最後選擇靠著洗腦這玩意來掀翻壓迫在華夏人民頭上數百年的腐儒學派,其實對於朱由校而言也是無奈之舉。
說到底,這個時代遠不像後世那會一般,可以做到大破大立,徹底洗牌。
畢竟大明的法統,建立在蒙元的廢墟之上。
蒙元雖然是遊牧民族,是異族入侵,曾經也打得山河破碎,可是統治了中原的蒙古人,最終卻也是舉儒旗,尊法統。
而且蒙元的法統,來得快,去的也快。
造成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奴化統治,也遠不如建奴入主中原之後貫徹的那麼徹底。
更是被鬼子入侵,打的神州塗炭,山河破碎風飄絮,最終才從廢墟中覺醒,從廢墟中重生。
在那樣的情況下,華夏民族依舊能在短短數十年裡重新屹立世界之巔。
這是一個民族的韌性,一個民族骨子裡傳承下來的東西。
更是世界自古以來的文明中,唯一一個能夠傳承數千年延綿不絕的文明傳承下來的底蘊。
朱由校來的這個時代,雖然遠沒有清末那段時間的混亂黑暗,可是同樣的,這個時代的華夏百姓,還沒有在建奴數百年的洗腦奴化下軟了膝蓋。
此時的大明子民,面對全世界,依舊可以昂首挺胸。
聽到了朱由校的這些話之後,孫承宗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思索起了一個問題。
“我……是否能夠被稱之為儒?”
“春秋大義,我知也。”
“死國氣節,我有也。”
“君子六藝,我精也。”
“然而老夫我……終究……還是選擇妥協,選擇認命,而沒有去據理力爭的勇氣……”
孫承宗的眼中,突然出現了一抹溼潤,看著身前昂首大步的朱由校,疑問道:“陛下,此題老夫,不知該如何解。”
“但是老夫想問,在陛下眼中,老夫真夠資格,被稱為大儒麼?”
聽著身後孫承宗的提問,朱由校轉過身,淺笑道:“真以儒家經典來說,老師不足以稱之為大儒,因為老師面對魏忠賢的欺辱,沒有據理力爭。”
“老師眼見東林黨人爭奪名利,卻不敢挺身而出怒斥他們,而是選擇了清者自清。”
“但是,放眼如今天下,老師卻足夠稱之為大儒,因為其他儒士中,甚至連夠格稱為儒的也沒幾個了!”
聽到這句話,孫承宗長嘆一聲,雙手一抱,長躬到地,說道:“既如此,老臣,謝過陛下指點。”
“儒的變質,是從根子上就變質了。”
“今日之後,老臣,將脫離東林,為儒註釋,為儒正名!”
朱由校輕笑道:“老師,言重了,如今的當務之急,難道不是收服大同軍,備戰寧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