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透過尋常的日常貿易,來解決這些需求,何必妄動刀兵,違背祖訓呢?”
張維賢很明白天啟帝想幹嘛,但是張維賢不覺得區區利益,就能讓天啟帝不顧面子,不顧祖訓,去滅大明的友邦近鄰。
利益,只不過是用來堵住天下文人集團嘴巴的東西罷了。
張維賢還想知道更深處,天啟帝到底是怎麼想的,畢竟不義之兵,為人詬病。
會為天啟帝,沾上罵名。
朱由校眼帶調侃的看了看張維賢,對著愣著的曹文詔幾人招了招手說道:“既然新城侯問了,那麼你們幾個也過來吧。”
“此次遼東之戰後,你們但凡立功,也少不得封侯拜將,為國開疆。”
“聽聽,也無妨。”
封侯拜將!武人奮鬥一輩子,不就是追求這些麼?可當天啟帝的這番話說出來的那一瞬間,曹文詔幾人,只覺得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從心頭湧起。
曹文詔撓了撓頭道:“陛下,封候拜將這種事,對我們而言,還是太遙遠了,大明名將無數,像是遼東的孫閣老,袁兵備,皮島的毛平遼,都是能征善戰的名將。”
“和他們比起來,我們這些人,還是太年輕了,只能靠著一點血勇之氣,去搏命掙功罷了。”
黃得功也應和道:“是極,我們在京營都屢屢遭到上級盤剝,更何況邊關的大頭兵。”
“出頭,實在是太難了!”
聽著這兩人的話,朱由校摸了摸下巴,大明的軍隊是個什麼情況,朱由校也瞭解。
可是原本歷史上,這些人一個個的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頭來。
這讓朱由校以為,在邊關,在這些有大戰的地方,軍士想要出頭,應該不難。
現在想來,原本歷史上,他們一個個的出頭,只是因為已經徹底的天下大亂了,所以盤剝他們功勳的上級,也都不敢繼續了而已。
看了看滿臉苦澀的曹文詔,朱由校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此役,朕親自督軍,沒有任何人,敢吞沒士卒功績。”
“朕說爾等能封侯拜將,爾等就有機會,遼東,是個試點,朕,要在天下,推行屬於朕的軍功爵制!”
“自遼東始!”
“朕,不會讓有功之人埋沒!”
朱由校重提軍功爵制,張維賢早有預料,畢竟他早就知道天啟帝打算搞這個。
而且有一說一,軍功爵制這個東西,對於大頭兵而言,是一個大殺器!
土地,官職,爵位,這些東西,軍功爵制都能滿足!
只是說這曹文詔幾個大頭兵,真能聽懂軍功爵制的意思不成?
想到這裡,張維賢不由用眼角餘光,打量了一下曹文詔幾人。
可未曾想,那個名叫劉元斌的太監,卻兩眼一亮,驚呼道:“黃得功!你們發達了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