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利用,總比利用那些有異心,有反心的人要強。
徹查兵部其實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將兵部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全部薅下去,給遼東之戰立了功的人們,騰點位置出來。
像是孫承宗,這老頭兒年紀也不小了,人生中的起起落落,也經歷過太多了。
這次遼東打完之後,朱由校打算將本該屬於孫承宗的兵部尚書位置,交給這個為大明朝兢兢業業打了這麼多年仗的老人。
這種需要京中官職的人,等遼東平定之後,可不要太多。
看了看魏忠賢,朱由校突然又想到了兩個名字,低聲道:“另外,魏伴伴,你給朕安排人,去應天府,將南京兵部尚書王永光,給朕在朕出征之前,叫來京城。”
“還有,那個膽小鬼張鶴鳴,你派人去告訴他,朕不計較他信任王化貞坑了熊廷弼的事情了,讓他麻溜的給朕滾回京師來,朕另有他用!”
王永光和張鶴鳴,這兩個人,也是朱由校在想到兵部會出現大規模空缺之後,突然想到的人名。
這兩人,在原本的歷史上,都曾經當過兵部尚書。
王永光是大明朝廷此時少有的能看到大局,認可孫承宗組織防禦線,有效遏制遼東戰局,不讓遼東戰局進一步擴大的人。
而且這貨,查案,還是一個小能手!
萬曆年的時候,擔任吏部主事的王永光,在一起株連二百多官員降職的案子裡查到了不少的蛛絲馬跡,為其中不少蒙冤者洗清了罪名。
雖然朱由校這次不打算直接讓王永光當兵部尚書,可是完全可以兵部掛個職務,去錦衣衛南鎮撫司那邊嘛!
朱由校覺得,錦衣衛南鎮撫司那邊,終究還是需要一個能查案能辦案的文人過去,免得南鎮撫司成了駱家父子的一言堂。
同時,也免得駱家父子玩一手欺上瞞下。
倒不是不信任駱家父子,朱由校既然一手捧起來了這倆,當然也是信任他們的,但是大明朝的風氣擺在這,駱思恭又是個念及鄉情,甚至搞出了湖南會館,照應鄉里的人。
朱由校也必須要留下一點制衡的手段才行。
至於張鶴鳴,這個朱由校在原主殘留意識干涉下脫口而出的膽小鬼,其實也不是真的純膽小鬼。
這貨最後可是以八十四歲高齡,帶著自己的弟弟一塊招募兵勇,對抗李自成而身死的。
不過這貨的肩膀,確實不夠寬,扛不起大事,用在兵部,給孫承宗打打輔助,也沒啥問題。
“奴婢遵旨,不過陛下,如今張鶴鳴已經七十四歲了,古語有云,人到七十古來稀,真要讓他快馬加鞭的趕回京師的話。”
“張鶴鳴的老家,可是在潁州,奴婢擔心,他在半路上就沒了。”
魏忠賢的突然開腔,讓朱由校摸起了自己的下巴,仔細的想了一下自己剛點名這幾人的年紀。
如果真給這幾個弄來京師的話,自己規劃中的兵部,好像就成老年人俱樂部了。
孫承宗今年62歲,王永光今年65歲,張鶴鳴最大,今年74歲!
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朱由校看著一臉錯愕的魏忠賢,踹了一腳老魏太監的屁股,罵道:“行了,你個老貨!朕沒有想到這一節,朕剛說到名字的這倆人,你就給朕調來京師,給他們安安穩穩的,送到京師就行了!”
“待朕凱旋,再做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