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黑色的影子,出現在了張維賢的眼前。
雖然年邁,可是張維賢作為大明第一武勳的身手,卻是絲毫不減當年。
畢竟初代英國公張輔,七十五歲的高齡,卻同樣能夠隨軍出征,最後上陣殺敵的時候陣亡。
所以英國公一脈從那時候開始,就保持住了活到老練到老的傳統。
雖不追求什麼能夠成為天下第一,但是英國公一脈一個兩個的,武力值倒也不低。
隨手接住了這拋過來的東西,張維賢兩眼一亮。
天啟帝拋過來的不是天啟銃還能是什麼?
而在這光亮堂堂的大殿中,張維賢終於能夠看清楚,手中這杆被他誇成了神器的火器的真實模樣。
隨手掂量了一下分量,看了看槍托,張維賢眉頭一挑。
這火器,居然莫名的沉!
明明看上去細細一支,卻有十幾斤的重量!
而且經過張維賢一番摩挲,他驚駭的發現,這整支天啟銃,居然沒有絲毫偷工減料的痕跡,整支銃雖然看得出來,是由無數個部件組成的。
可是這些部件的貼合,卻都是嚴絲合縫,如果天啟帝願意噴上一層漆,甚至都看不出來這是由零件構成的。
“陛下,此物莫非,是可拆卸的?!”
眼帶驚異,張維賢看著天啟帝問道。
看著一臉懵圈的張維賢,朱由校笑了笑,點頭道:“沒錯,可以拆卸,拆成零件之後,攜帶起來更為方便,而且萬一天啟銃某個零件出了問題,也能夠及時的替換新的零件。”
“不用像咱們現在的那些火器一般,一旦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整支都失去效用。”
“而且朕也能猜到英國公胸中疑惑,這樣,今日英國公暫且回府,讓張千戶入宮,明日,英國公自來西苑,朕,帶你去山林之中狩獵,試銃!”
朱由校當然明白,張維賢好歹是個武官,是個武勳,作為一個武勳,面對新式兵器,第一時間當然是想著去確定具體威力,而不會是聽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現在的大明朝,火器已經開始普及。
特別是遼東邊關,更是有著數千杆三眼銃作為制式武器。
畢竟三眼銃不僅僅只能夠作為火器,更是能夠加上長杆,劍刃,鐵錘,作為馬戰長武器使用。
對於遼東的戰事而言,是極為便捷的利器。
然而朱由校知道,三眼銃對於遼東穿著野豬皮重甲的建奴而言,有效射程,也就區區二十來步三十步。
只有在這個距離,才能破甲。
可自己開場就來了一句天啟銃可以打六百步,並且可以六百步狙殺建奴高層!
這句話落在張維賢耳中,可不就是說,天啟銃能夠做到六百步破甲麼?
張維賢一生謹慎,當然不會自己這個皇帝說什麼,就信什麼。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朱由校也不介意,讓自己的便宜弟弟朱由檢和張維賢見識見識這天啟銃。
畢竟,自己出徵的那段時間裡,朱由檢和張維賢與魏忠賢的配合,對身在前線的自己而言,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