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明朝中期的戰神戚繼光,也在給當朝首輔張居正的信中,自稱門下走狗!因為戚繼光很清楚,如果自己不這麼做,自己將受到的白眼,收到的阻撓,會大得多!
就像和戚繼光同為當時戰神的俞大猷一樣,俞大猷雖然在文官們的評價中,得到了操行遠超戚繼光的美譽,可是同樣的,俞大逎因為不結交文官,即便是有著無數的戰功,卻也屢遭彈劾。
免官,被別人冒領功績,對於俞大猷而言,更是常見的事,俞大猷甚至都已經習慣了這些。
所以在大明,如果想要繞開文官,繞開清流集團,去提高武勳的地位,去提高將士們的地位,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
既得利益者,從來都不會願意將手中的利益,分潤給他人,更何況此時大明那腐朽的舊貴族,大多數都是自詡高人一等的讀書人。
他們信奉的,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提高泥腿子的地位?比起殺他爹孃更讓他們難受!
此時朱由校的話語,落在了這近二千餘人的耳中,這就是金口玉言!皇帝的話語,可是不能輕易收回的!
在這麼一個機會下,朱由校能夠直接對這二千餘軍士說出這樣的話,許下這樣的承諾!
那麼即便是文官集團,在他們不想掀桌子之前,都得老老實實的吃了這個啞巴虧!
而很明顯,軍功爵制,在此時還不夠讓文官集團們為之動容,因為魏忠賢知道,隨之而來的,就是天啟帝的御駕親征!
樹立起自己武夫形象的天啟帝,根本不會去擔心受到文官集團的掣肘,朱由校很清楚,魏忠賢也很清楚,文官集團現在看著天啟皇帝,已經很不順眼了,只是礙於他們的規則,他們才沒有去掀桌子。
畢竟天啟皇帝放任魏忠賢,讓宦官干政,大肆掠奪本該屬於他們的利益,並且大肆殺戮他們東林君子們,這一點,本身就是在挑戰東林黨為首的文人士子,東南財閥們的底線!
可如果是天啟帝自己將機會送上來,選擇如同一個莽夫一般的去御駕親征,那麼這,就足夠文官們,在他們所熟悉的規則中,好好的運作一番了!
天啟帝突如其來提出的軍功爵制,在這二千餘將士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雖然說軍功爵制在漢朝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變更之後,變得不那麼值錢了,可是這些普通大頭兵,哪能知道這些?
軍功爵制,他們能夠知道的,無非也就是那些文官們宣傳的暴秦之政罷了!詳細的?這些東西我們這些大頭兵誰知道?
而這,就足夠讓朱由校的話語,提起他們內心的火熱了!
要知道,如果不是因為在自己的本家地位不高,是庶出也非嫡子,誰又會去選擇作為普通的京衛呢?
京衛雖然待遇比起邊關,比起地方衛所的要好,可歸根結底,還是普普通通的大頭兵!為人們所鄙夷的大頭兵泥腿子。
如果能夠搏一個前程,那麼又有何不可?如果能夠拼命,封官得爵,甚至能取得足夠壓過本家的榮耀,那麼,可不就是掃清了一切恥辱麼?
特別是這其中,無數靖難功勳的後代,突然在朱由校的話語中,想到了他們的先輩在靖難之後得到的榮耀,一個個,突然而然的,狂熱了起來,眼中,充斥起了對於戰爭的嚮往!
朱由校看到了這二千將士們眼中的狂熱之後,嘴角微微挑起,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是天性,如果有機會的話,沒有人願意久居於他人之下。
“眾將士,爾等可願與朕,一同斬將奪旗,讓大明的武德,再次充斥於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