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郎家川村,二鬼子家。
菲春一個整夜沒有睡好。
昨夜裡她回到屋裡回味爹孃說的話,她多慮了。
是啊,春節這一天,郎家姊妹們都會攜家帶口的趕來團聚,而唯獨自家留下缺口,說起來也是一大遺憾啊。
要是我自己從嘴裡答應了晨橋他們一家,那不是等於我變相承認服軟了嗎?我這次要是認輸了,我日後的路又該怎麼走呢?
太難了!
太難了!
無法抉擇的事,那就聽天由命吧!
根據爹孃昨夜的態度,乾脆做出兩手準備得了。
爹孃也許會有言不由衷的安排,讓晨橋一家過來團聚。那樣的話,自己就裝模作樣,先糊弄了春節這一天再說,畢竟這一天是春節,是喜慶的日子,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這一天無論如何是不能發生衝突的。即便遇上讓自己不滿意,甚至想發火的事,也一定要忍住。
任憑他們在孃家為非作歹的過去這一天,這一天必須保持克制、喜慶、和諧、團圓、風平浪靜。
也許會出現另一種情況,爹孃邀請了晨橋一家人,結果,他們反而自知理虧,因為多次央求郎家未果,失去了面子,不好意思再來郎家走動。
要是這樣的話,那是菲春盼望的結果。
不過,菲春把這兩個結果進行了反覆比較,認為,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是出現第一種情況最好。最起碼可以掩人耳目,不給自己添堵,也不給姊妹們添亂,保持一個平衡完整的家——儘管這個家已經支離破碎。
她正在迷惑的時候,小山村裡的鞭炮聲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響起,而且一浪高過一浪。
她知道是起五更的時候了。隨後,她就聽到院子裡有了騷動。
這是她爹二鬼子的腳步聲,他正在從牆角里把第一天準備好的整捆的芝麻秸拆開,散落在院子裡。
這是郎家川人當地的風俗。
院子裡放一些芝麻秸,一方面預示著來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日子就像芝麻開花一樣,一節更比一節高,日子越過越紅火。
另一方面起到了門鈴的預告提醒作用,一旦外面來了人,只要一踩到芝麻秸上,就會發出咯咯吧吧的響動。
屋裡主人聽到響動,就知道外面有人進來了,這個時候,長輩們就要停下別的事,專門接受晚輩兒磕頭敬拜,孩子們就要準備好糖果迎接前來拜年,祈福賀喜的人。
隨後又看到娘在院子裡點燃香燭發出的光亮來。
該起床了。
她剛坐起來把衣服披在身上,就聽見院子裡和大門外響起了鞭炮聲,隨後聽到張佑和他二舅文菲的說笑聲,兒子和弟弟已經起在自己前面了。
小輝經常住在南方,她沒有這個起早的習慣,只想在被窩裡多呆一會兒。
她見菲春坐起來,張沫也要起床,就把張沫勸說下來,和她作伴在被窩裡躺著。
“菲春,怎麼這麼早起床啊?”
其實,小輝也想把菲春留下來作伴,只是看到菲春已經穿上了衣服。所以,也就只能嘴裡說說而已。
不大功夫,院子裡,大門外都熱鬧起來。
“拜年了,拜年了!”
“大伯早!伯母早!”
院子裡來來往往的人流,開始像走馬燈一樣活躍起來。
菲春知道娘五更天需要點燃香燭、燒紙拜神、做飯等非常忙活,她不懂得燒香拜神的事,就主動跑到鍋臺跟前開始燒水,準備煮餃子做飯。
來人都是一些晚輩兒,都要給二鬼子和黃氏磕頭敬拜。所以,點燃香燭、燒紙拜神的事,都要趕在來人拜年之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