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晨瑞此時在中州,這一商量,沒有十天半個月,估計是商量不出來結果的,兵部尚書哪裡想等這麼久:“是該和殿下商量一下,那個冶煉辦法,可否先給本官?”
文書信搖了搖頭:“這可不行,殿下有交代,一手交鐵,一手交方法。”
兵部尚書可不會輕易放棄:“十車鐵,本官可以交給你,但是,你現在沒有辦法運走,不能怨本官啊!”
文書信想了想,這書信一來一回,確實有些浪費時間,再加上路途遙遠,運到西北,中途的變故確實太多,以西北現在的情況,經不起這種變故。
一咬牙,決定先替殿下做決定:“這樣吧,在下就不將鐵送走,只要大人給十車鐵的批條,一車一張批條,方便殿下沿途取鐵。”
批條而已,兵部尚書連和手底下的人打招呼都不用,哪裡會拒絕,還生怕文書信反悔,趕緊找出紙筆,開始寫批條,沒一會兒就寫好,並且蓋上大印:“批條已經寫好,給本官的東西,何時送過來?”
兵部尚書如此痛快,文書信還有些不適應,稍微愣了一下才道:“在下並未帶在身上,一會兒親自給大人送過來。”
兵部尚書現在可以說的上心急如焚,哪裡等的住:“不用,不用,你這一來一回的,容易被人猜疑,不如本官隨你一起去【技術開發局】。”
“本官記得宅子建好了,正好本官應你的邀請,過去參觀一下,送些殿下定製的器具過去。”
這主意確實不錯,文書信沒有拒絕的理由:“如此,就辛苦大人跑這一趟了!”
兵部尚書很不在意的擺擺手:“不辛苦,不辛苦,走吧,走吧!”
說完,就在前面帶路,往兵部的庫房走去。
說送器具,自然是不能空手的,怎麼也得帶些東西過去。
就這樣,兩人帶著幾車東西,浩浩蕩蕩的往【技術開發局】走去。
魏晨瑞在兵部定製器具,並沒有瞞著,京城大部分人家都是知道的,此舉並未引起關注,進行的很是順利,兵部尚書高興的將寫著冶煉方法的書信帶走。
將兵部尚書送走之後,文書信就趕緊給魏晨瑞去了一封書信,將事情的經過大致寫了出來,還為自己的自作主張告了罪,並將十張批條都放進書信中,一起送出。
魏晨瑞在接到書信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竟然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險些犯了大錯,回信的時候,不僅沒有責怪文書信自作主張,反而大為讚賞。
至於文書信收到信後有多高興,就不是魏晨瑞要操心的事情了。
得了文書信的提醒,魏晨瑞也知道這些鐵不能一次性購買,必須分批進行,還要做到滴水不漏,不讓人瞧出任何的不對。
想了想,魏晨瑞決定還是要利用那幾個新上任的縣令,這些鐵,必須混在糧食中,才能穩穩當當的送到西北。
糧食雖然重要,但是並不會讓所有勢力都盯上,但是鐵不一樣,那是製作武器的關鍵,哪個勢力都不會輕易的放手,必然會橫插一腳,魏晨瑞請來送糧食的江湖中人,難免都會有心動的,所以,鐵的事情,連運送糧食的人都得瞞著。
有了確切的想法之後,魏晨瑞將蔣宗達叫了過來:“蔣大人,本殿這裡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去做。”
太女殿下交代的事情,蔣宗達哪敢拒絕:“殿下您儘管吩咐,下官定當全力以赴。”
“你派人去將新上任的那幾個縣令叫來,本殿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他們去辦,此時要保密,所以需要蔣大人找個別的名目,將人叫過來。”魏晨瑞一如既往的坦言道。
蔣宗達連連點頭:“殿下放心,下官定會將此事辦妥,絕不洩露半點風聲出去。”
話雖這麼說,蔣宗達此時心裡並沒有什麼合適的名目將人叫過來,正發愁的時候,收到了鄧華武派人送來的信函。
由於救災中出色的表現,魏晨瑞將鄧華武提拔成了縣令,從蔣宗達手中接過他之前上任的那個縣,這次來信,主要是商議給災民分發糧食的定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