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賀曉天疑惑地看著他,嘎勒丹拜雙眸一凝,說道:“如果在以前,我們這樣長途征戰的話,我們的部落必定完蛋!”
“是啊!”察罕略帶沉痛地說起了草原上各個部族鬧不團結,各自為政,內鬥不停的情況。
當年蒙元退出大都後,明太祖遣大將藍玉大破蒙元餘孽於捕魚兒海,從此統治大草原的黃金家族失勢,他家裡跑失一隻鹿,草原群雄共逐之,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互相廝殺,始終不能形成合力,從此世辦再無蒙古人遠征的傳奇。
各個部族全淪為守家奴,他們要是敢大部隊遠征,若留家人在草原上,則如放兔子在狼群中,若帶上家屬、牛羊一起走,哪有什麼機動力!
之所以嘎勒丹拜和察罕在蒙古人當中提倡“要文鬥不要武鬥”,就是因為看到自家人打自家人,外敵一來,就把雙方一窩端,痛哉!
賀曉天心忖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蒙古亦是如此,前明更是糟糕,要不是天災加人禍,這麼大的一個大明朝豈會被打翻在地!”
聽嘎勒丹拜說道:“這次出動的都是我與察罕的族人居多,要不是有楊侯爺的承諾,我們也不敢這麼打啊,如果不敢放開來打,就沒有今天的勝利!”
楊侯爺乃川中名將楊璟新,大明攻略新疆的主將,在烏魯木齊為蒙古第1師出征壯行時,當著數萬人前宣告道:
“一個敵人人頭值十個銀元,有多少個人頭,就給翻十倍的銀元獎勵!”
“醜話說在前頭,你們打仗是為大明而戰,殘了由國家養,死了蓋國旗,撫卹金從優!”
“只要作戰勇敢,損失多少部隊,朝廷就會給你們補多少,有多無少!朝廷給你們加官晉爵,發財致富,花差花差!”
楊璟新告訴大家,今上就是這樣給
有了如此堅強的後盾,嘎勒丹拜和察罕放手而為,就快打到了莎車!
是夜,蒙古人保持警惕,他們收集了易燃物在城外點燃,用於警戒,城上士兵帶狗巡邏,佈置遊動哨和潛伏哨,守備森嚴。
沒錯,兩中華的軍隊熱衷養軍犬,所以敵人想摸營很難。
官兵皆不卸甲,就睡在他們的戰馬旁邊,稱得上是枕戈待發。
就要取得最後的勝利了,越發不能馬虎,賀曉天親自在半夜來查崗,一絲不苟。
一夜平安,太陽照常升起!
吃過早餐,稍事收拾行裝,蒙古人精神抖擻地邁上了新徵程。
大部隊走在路上,氣勢如虹,在他們看來,前面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抵抗得住他們的進軍步伐。
據地圖上顯示,通往莎車的道路再無堅城阻路,然而當他們前進到一處斜坡時,就發現前有葉爾羌人在阻路。
斜坡倒不算得很陡,問題是它周圍環境皆是怪石嶙峋,馬匹難行,就一條路而已。
把守斜坡的正是老將帖木爾,他自麥蓋提城敗得莫名其妙,見事不可為,撤退出城。
但他的性子是老而彌辣,並沒有沉淪,而是急駛此處,就在此處收攏敗軍。
敗退下來的軍人們見到是他,無不服貼,重新歸隊,帖木爾遂得一萬五千人,軍勢復振。
他著人立即在此處坡下挖掘深深的壕溝,以阻蒙古人戰馬,同時在斜坡上用木頭立寨。
此處近著塔里木大沙漠,樹木生長不易,也不多,是當地老鄉們的心頭寶,但被帖木爾一聲令下,盡數砍伐,變成木樁。
所以說戰爭永遠是最大的破壞者,別說人命賤如泥,就連樹木也倒黴。
他們剛剛挖好溝建好工事,蒙古人趕到,被壕溝阻住,只能衝著壕溝發箭,但被斜坡上的木頭給攔著了。
箭枝釘在木樁上,傷不得葉爾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