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旭日城,東南國內閣總理副大臣黃淳耀與莫臥兒帝國特命全權代表薩迪克開展了親切友好的磋商,雙方一拍即合,共同制訂了《東南國莫臥兒國友好通商協議》,黃淳耀報請王后楊鶯兒批准。
而薩迪克竟然取出了一顆莫臥兒帝國的帝璽,徑直在簽約文書上蓋印生效!
原來奧朗則布授權給薩迪克,只要不超過相應的底線,就可簽約生效,以免需要請示,一來一回,浪費時間。
薩迪克是一個智者,相信他會從國家利益出發,作出最好的決定。
否則,就殺他全家!
薩迪克在德里建立了一個家族,整個家族都在奧朗則布的控制下,必不敢輕舉妄動,做出有辱國體的事情。
不惜放權,也可見奧朗則布是多渴望東方來的資金!
這份協議內容包括了兩國友好往來,彼此尊重勢力範圍,並且畫出了勢力範圍!
正式規定印度北方屬於莫臥兒帝國,印度南方即德干高原以南的地區則變成了東南國的勢力範圍。
德干高原地區位於印度中部和南部,即印度次大陸的尖角地區,面積達四十多萬平方公里,是有名的熔岩高原,土地肥沃,合適種植。
對於莫臥兒帝國不算是喪權辱國,因為德干高原以南的地區只是遙領,並沒實轄。
如果沒有東南國橫插一刀,站穩腳跟的奧朗則布將揮軍南下,長期攻略德干高原,最終實現了印度南北一統。
如今就難說了,東南國進來,印度的分裂只怕是長期化的趨勢。
其實雙方機會相等,如果東南國不能保持在海外的強勢,實行收縮的話,那麼奧朗則布不妨南下。
反之莫臥兒帝國若不能保持統一,東南國就會延伸勢力,將印度北方納入勢力範圍了。
莫臥兒帝國得到了大量的銀元貸款,支援其國家進行經濟建設,軍隊重組與民眾福利。
東南國則得到了法理上的依據,等於莫臥兒帝國將統治的權利讓渡出來,有利於東南國對印度南部的控制。
兩國還透過了互換每年一百名留學生的協定,即對等派出學生到彼此國都進行學習。
東南國是為了治理印度的方便,希望更瞭解印度地區,至於莫臥兒帝國則希望能學到東南國的先進技術。
薩迪克乃莫臥兒帝國放眼看世界的明白人之一,不同於帝國內那些自高自大的官員與毛拉們,他知道東南國強勢,國力蒸蒸日上,這樣的強國是不能得罪的,力主與東南國發展關係。
而東南國說實在話,還想著在印度開疆拓土的官員們數量等於零!
東南國高官們大口大口地喘著氣,萬分慶幸的是沒進入印度這個大屎坑,沾上去會被屎淹沒的!
好在領袖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