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逃亡,更加難說,身在東方文化圈裡,同樣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意思,眼下,隨著大將軍德川家光親率大軍平定叛亂,他已經坐穩了江山,君臨倭國天下,說一不二,誰都不敢對抗他,更不敢收留叛逆。
德川家光下了狠手!
他將薩摩藩主要城市的五萬人口流放,再將發達一點的鄉村數萬青壯男女流放,最終達到了十萬之眾。
島津家族徹底消失!
將薩摩藩的精華盡皆清除殆盡,使得薩摩藩元氣大傷,同時,他將鄰近藩國,忠於他的臣民遷移到薩摩藩,使用這招後,薩摩藩最終成為了倭國幕府親藩,在邊遠地區打入了一個楔子,倭國的歷史走向,將會不同!(長州、薩摩、肥前和土佐因需要江戶太遠而離心傾向很重,但薩摩藩已被改造,日後的倒幕大軍還成不成氣,尚屬疑問)
……
大生意來了,大生意來了!
大量的船隻俱往倭國而去,他們去那裡運貨,運人!
那些被流放的倭人離開倭國,遷移到安南,需要大量的運奴船,因此東南府大量僱船,價格公道!
東南府的名聲還是不錯的,各處船主趨之若鶩,有東南府、大陸、朝鮮、琉球、安南等國的船隻趕來做生意,還有大量的紅毛番船,幾乎在東南亞閒散的紅毛番船都開到了倭國,一時間竟然有上百船船雲集倭國!
各國船隻包括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船等,這顏大少的氣量極大,廣開生意門路,不管種族,來為他工作的,就是好同志!
荷蘭與東南府打仗,可是荷蘭的運輸船照僱不誤,甚至在先前二次巴達維亞會戰期間,都有幾艘荷蘭船沒有參戰,而是為顏大少工作!
當然,所有的外來船隻,都得交了水引,方能獲得東南府的生意。
到倭國鹿兒島的船隻,使用木板急就章,把船艙分成數層,高度僅能讓倭奴們坐著這還是東南府的仁慈,要求他們必須有這樣的高度,否則黑心的船主們為了更多的運人,會讓倭奴們趴著!
東南府僱主除了關心倭奴的環境之外,給運輸費比較大方,還特別給了一筆伙食費用!
用在倭奴身上,讓他們有較好的伙食和飲水,有充足的體力,撐過茫茫海途,到達目的地。
許諸船在東南府控制港口以成本價補給物資,算是一個優惠。
效率非常高,戰爭結束不到十天,第一批船隻已經發船離開了倭國,途經琉球、臺北、福建、兩廣、海南、最後到達安南。
顏常武的辛苦沒有白費,琉球是東南府的附庸、大陸則是官員們與他沆瀣一氣,至於安南,大家訂了協議,由東南府輸送人口來開發,如此是途非常的安全舒適海途,沿途都有接應,這錢賺得容易!
而倭人見到新的主人有點誠意,也就用東方特有的堅毅和忍耐力讓他們默默的接受了這個痛苦的遠航。(想造反也不能,給他們的伙食只能維持他們的生命,不會讓他們有太多的力氣,同時荷槍實彈和帶刀的水手們會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他們的任何騷動!)
或許說顏大少非常的仁慈,真的?
不不不,不用顏大少出手虐待他們,再好的運奴船,中途肯定有“漂沒”遇到風浪,為了減輕船隻負重,把倭奴丟下海去;又或者他們不好運生病了,直接漂沒,運奴船的船主可沒有什麼仁慈之心!而東南府那些自高自大,一副正人君子的傢伙們對此假裝不知!
倭奴去到安南,荒涼到可怕的地區等待他們開發,瘴氣、熱帶病、水土不服、氣候和艱辛的勞作,也不知道他們能夠有多少人倖存下來!
“我給了他們一條生路,象我這麼高尚的人,不會做壞事的!”在往江戶的船上,某大少以悲天憫人的語氣道,結果他身邊那些久經風浪考驗的軍官們吐啊吐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