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仲達,人稱鬼才,少年成名,其父乃是前京兆尹,仲達自小便對京畿周圍瞭如指掌,也確是洛陽屯田官的最佳人選。”
曹操停下微踱的腳步,“鍾繇公,西征巴蜀勞苦功高,為我大漢嘔心瀝血幾十載,如今也著實該回朝頤養天年了。舊蜀侍中費禕,不失為一個益州刺史的合適人選,可遣成都侯.鍾會鍾士季,留蜀予以輔佐治之。”
當初,鍾繇親率大軍三十萬,西征巴蜀。其幼子鍾會,獻奇策,更是領一偏軍偷渡陰平七百里,一戰斬殺綿竹守將,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威震益州。不久便兵臨成都城下,蜀人莫不驚懼,方才有了後來兵不血刃拿下成都的豐功偉績。
伐蜀一戰,鍾會更是奪得頭功,故才以十七歲少年之身,破格被封為蕩寇將軍.成都侯,輔佐其父鎮守益州!
“江東孫氏雖已降服,但交趾地區少數民族叛亂不斷,須一大將前往安撫!臣以為,車騎將軍.曹仁,可以勝任之。”
眾人莫不驚歎,薑還是老的辣。曹操雖然讓出了益州,揚州兩州刺史,但益州留下了鍾會,更將曹仁派往揚州後方交州,倘若揚州有變,大軍七日內便可抵達,若輕裝騎兵,更是三日內便可馬踏揚州。
即使是荀彧也在心中驚歎,曹操雖老,狠辣仍在,不愧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但無論如何,今日雖然艱辛,但目的還是達到了。
“善,甚善,魏王所言如醍醐灌頂,令人清醒啊。”
“傳旨,加封司馬懿為京兆尹,司農校尉,全權節制京畿、洛陽屯田事宜”
“加封徵北將軍曹彰為徵北大將軍,任縣侯,遷任幷州牧,掌本州軍政事宜,全權節制冀州、幷州、幽州三州屯田事宜。”
“加封偏將軍陳泰為破虜將軍,兼任幷州別駕,輔徵北大將軍完善屯田事宜”
“加封徵南將軍曹植為徵南大將軍,臨淄侯,仍行荊州牧,掌本州軍政事宜,全權節制青州、兗州、荊州三州屯田事宜。”
“加封車騎將軍曹仁為車騎大將軍,建鄴縣侯,交州牧,率水路大軍二十萬,前往交州安撫山越。”
“封陸抗為揚州刺史,行屯田校尉,節制本州軍政事宜,節制徐州、揚州兩州屯田事宜。”
“封費禕為益州刺史,行屯田校尉,節制本州軍政事宜。”
“加封鍾會為鎮西將軍,成都縣侯,成都令,輔刺史完善益州屯田事宜”
......
開荒屯田一事,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但起風了,又怎會輕易停歇?表面平靜的湖面下早已是驚濤駭浪,只待那一粒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