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衣食住行,也就只剩下行之一項了,這一項,對百姓重要,對天下,更重要。
時至如今昭武九年,按工部的匯總統計,北方各省之重城之間的官道,基本已經完成水泥鋪設的改造,南方的官道改造,則滯後許多。
在南方,行的重心,反倒是在於河道水系的修繕與暢通。
毫不誇張的說,在如今的北方,若行陸路,只要走水泥官道,哪怕依舊是騾馬通行,但路程之間所需要的時間,儼然縮短了十倍且不止!
官道的暢通,帶來的,自然便是商貿的愈發繁榮。
要知道,路途,不管在哪方面,皆是最為重要因素。
就好比曾經前明時期,天子率軍從京城北征草原,大軍所需糧草,皆靠民夫手扛車拉,路途崎區不暢,後方準備一百石糧草,能有十石抵達前線,供應大軍征伐,便已是極其有效的一個比例。
有時候,哪怕只是數百米的崎區之路,也足以讓運糧隊伍受阻數天,而數天時間。
要想富,先修路,這一句話,不管在哪個時代,皆是母庸置疑的至理名言!
聯絡的暢通,帶來的便是商業的繁榮,商業的繁榮,帶來的便是民間之財富增加,民間之財富增加,帶來的……便是民富國強!
顯而易見,如今的大恆,對草原與西北,哪怕不論國力,不論物產,就生產力而言,便可以說對草原及西北藏地是降維打擊。
工業生產的廉價紡織品,對草原之寒冷,顯然是必須品,如今大恆已有富餘的糧食,對草原,也是母庸置疑的必須品,還有煤礦,精美的瓷器絲綢,對草原貴族,也是身份的象徵……
而這些,還只是普通的民生物資。
還有對遊牧民族堪稱命脈的茶葉,還有大恆已經數次革新的軍械火器,還有大恆如今已經躍遷的冶煉技術帶來的鋼鐵產量躍遷式提升……
而草原……有什麼是大恆需要的?
牛?羊?戰馬?毛皮?
如今之大恆,可沒有龜縮在邊鎮防線之內,邊疆城牆之外,雖名義上還非大恆國土,但實際上,早已輻射到了邊疆城牆之外。
這些東西,大恆縱使缺,也絕不是必須品。
顯而易見,當根本沒資格討價還價後,對草原與西北而言,那就是一切都得被動接受。
海量的財富,將會被大恆掠奪,話語權,也會在這商業經濟掠奪過程中,一點一點的被大恆掌控。
而大恆的好處,還遠遠不止這些,財富掠奪,最終流入國內,又必然會在國內流通。
財富的流通,就必然更加廣泛!
而對朝廷而言,不流通的財富,沒有任何意義。
就如那地主老財家埋藏在地下的錢銀一般,只要那財富,一天不拿出來流通,對一個政府而言,這財富,就沒有任何存在意義。
財富只有流通了,對國家,對天下而言,才是好事。
外貿內需,海量的財富流通,紙幣的愈發通行……
這其中,大恆得到的好處……數不勝數!完全足以蓋過其中的些許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