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若是從北疆出發,繞道茫茫草原,大漠戈壁,也算是有路可走。
但顯然,對於商業而言,哪怕是走私,繞道數千裡,也必然入不敷出。
如此,山海關的職能,則是在這商業發展之中,由戰略重地,愈發的向商業樞紐轉變。
縱使凜冬飛雪,這山海關內外,也是一片喧囂。
但今日,往日最為繁華的山海關關城,卻是被徹底戒嚴,來往之商旅,也只能選擇在關城兩側的兩翼城通行。
戒嚴的關城之下,是熱火朝天的遷徙之民紮營休整之景,山海關中,早已準備好的柴火煤炭,還有一車又一車的糧食在兵將的看押之下,運入了營地之中,最終,分至遷徙而來的每一戶百姓手中。
一隊隊篝火在風雪之中熊熊燃燒,一頂頂破落的帳篷,在這風雪之中搖擺,數不盡的百姓,裹著朝廷發下的厚襖,或圍靠在火堆旁,或蜷縮在破舊的帳篷裡,但無一例外,皆是一片麻木之色。
有官員領著士卒,推著一鍋鍋煮熟的土豆還有菜粥,穿梭在營地之中,給遷徙的百姓分發著吃食。
一切,雖顯得很是淒涼,但不管如何,秩序,還是明視訊記憶體在。
忙碌一天,直至暮色將臨,堵胤錫與下屬官員才稍稍抽出身來,與幾名同僚圍坐在篝火旁,每人端著一碗熱粥,歇息好一會,才有官員忍不住感慨道。
“是啊,快了。”
堵胤錫望著這風雪之中的山海關,感慨一句,這才看向身旁的幾位同僚,一身官袍,皆已是破破爛爛,一個個鬍子拉碴,滿面風霜,說是難民,估計也沒人會不信。
有官員好奇問道:“堵大人,聽說你曾在遼省任過職?”
“科舉過後,就被分過來當了知縣,後就直接被調到了陝西……”
言至以往,堵胤錫亦是難掩感慨,在遼省任職過,他自然清楚,遼省雖是苦寒之地,但若開發得好,就是一塊不弱於曾經的關中平原的大寶地!
之所以一直人煙稀少,究其原因,只是因為動亂不休,且天氣寒冷!
如今大恆治下,遼省早已平定,耐寒作物也已推廣,再加之朝廷連續多年對遼省的各種政策扶持,如今限制遼省發展的,只有一個因素。
那就是人口!
而這個難題……
堵胤錫環望著這綿延不絕的篝火閃爍,那一個個麻木的面容,卻也不禁搖了搖頭。
代價,還是不小啊。
遷徙數月,記錄在冊的百姓死亡人數,就達到了三百之數,傷者,更是難以計數。
但很是顯然的是,路途數千裡,且涉及近十萬百姓的遷徙,死亡人數,能控制到這百之數字,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了。
沿途各府縣,各衛所的保障,整體秩序的統籌,監督,巡查……
在現有條件下,已經可以說是做到了很不錯的程度。
至於死傷,很多都非人力可改變。
他天天坐在車上,都感覺有些撐不住,更別說徒步數千裡了。
而所有百姓,數千裡遷徙,幾乎都只靠一雙腳……
……